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班夏哈正向心理學12 --- 目標設定! Positive Psychology 12 --- Goal Setting!

Conventional Currency 傳統貨幣 ---> Success, Wealth 成功/財富~~
Ultimate Currency 終級貨幣 ---> Happiness, Well-Being 快樂/幸福~~

設定目標的人對於人生更有掌控性,因為目標讓他們保持專注力,在每天紛紛擾擾的事務中保持一定的方向,並且將資源往目標靠攏,無論是內在資源或是外在資源,幫助我們可以達到目標。我們平日的生活忙亂,不知生活的方向感,而當我們失去方向感時,我們通常到不了目的地,因此專注能讓我們找到方向。而且目標強化幸福感,因為目標可以鍛鍊我們的毅力。研究中指出出身困境的青少年中,毅力是讓這群青少年不會淪為不良青少年的重要特質。毅力讓這群青少年可以排除外在艱困的環境的影響,同時他們也設定目標,他們是未來導向的個性。

目標讓我們更容易成功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跟正向的信念一樣。有目標就代表我們相信我們可以達成某項事情,目標幫助我們成功,因為我們的大腦不喜歡內、外不一致,不協調,如果我們內心中設定目標,外在會改變來吻合內心的目標。從理論面來瞭解設定目標的重要性:第一,目標就像我們的背包,假想當旅途中遇上一座牆,一座高又寬的牆,我們該如何穿過這道牆呢?我們可以選擇繞道過去,可以選擇用鎚子將牆撬毀,或者我們就把我們的背包丟過去,丟到牆的另一面。必需品是發明之母,因為我背包中裝了我需要的所有旅行用品,背包很重要,為了要找回我的背包我一定得翻過這道牆。這時我內心中的提問不再是〝我是否有辦法翻過這道牆?〞,而是〝我要如何翻過這道牆?〞。不要小看語言的力量,語言創造了世界。因為語言在腦海中製造出圖像,因此大腦會設法將內在與外在的差異消彌。



目標不僅僅創造傳統貨幣,同時也會創造出終極貨幣。但不是達成目標這個動作,快樂與幸福的來源是追求目標的過程。因為目標達成時,有可能是升職、加薪、中彩券等等,快樂的水平經過時日,最後還是會回到基本線上,不會產生長期永久幸福快樂的改變,那只是短暫一時的快樂。實現目標不會讓我們真正快樂,什麼會帶來真正的快樂呢?真正瞭解目標的意義會帶來真實且長久的快樂,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才會帶來快樂。佛教中所追求的心無所求是個崇高的理想狀態,有可能需要每天靜坐 8 小時長達十年的時光才有辦法達成的境界,對於凡人如我們似乎不切實際。當我們設定目標時,我們將自身與外在紅塵相聯結。但是佛教所教導的活在當下卻與目標設定有異曲同工之效用。擁有目標,相對地我們反而被解放了,獲得了自由,可以更自在地活在當下這個片刻,享受當下。想想看,生活中不知道明年會怎樣的人很多,沒有目標隨意過日子的人很多。但是,有清楚目標與方向的人通常比較開心。難怪我們會發現退休後的人通常比退休前過得不開心,縱使他們一直渴望退休生活已久。退休後能夠過快樂生活的那些人通常就是懂得設定目標的人,也許是去上門新的課程,或是學習新的知識,或是花時間跟家人相處,總之他們擁有一個目標,而不是我們退休可以開始好好享受這樣單純的想法而已。我們需要那個目標,那個未來的導向,讓我們可以享受當下。



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班夏哈正向心理學11 --- 思維重構 --- 改變的第三面向! Positive Psychology 11 --- Cognitive Reconstruction --- The third dimension of Change!

上一章談到改變,改變就是離開我們的舒適區 comfort zone。舒適區是我們習慣窩著的區域,在這兒我們覺得很自在很舒適,但是在這區域很少改變會發生。離開舒適區我們首先會來到 stretch zone 伸展區,這裡是我們最佳不適區,這兒也是改變會發生的地方。離開伸展區後會到恐慌區 panic zone,這兒我們開始感到焦慮、困擾、恐懼,這是個不健康的區域,在這兒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想要回去舒適區。我們可以用一個比喻,舒適區就像結冰的水,伸展區是流動的水,恐慌區則是沸騰的水,非常燥動,但是很難掌控並且十分危險。最好的狀態是待在伸展區,做有挑戰的事但相對而言不會造成太大壓力。舉個例子,如果我們想要健身鍛鍊,只是查很多資料讀很多健身書籍雜誌,然後還是賴在沙發上看電視或玩電玩,就是繼續留在舒適區中;但是,我們也不可以馬上就開始跑個十公里,這樣會讓我們很容易就受傷,進入到恐慌區;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從 2 ~ 3公里開始挑戰自己,進入到伸展區再逐步增加。要讓自己變勇敢,要讓自己更有自信,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採取行動,光說不練不會讓我們增加自信心地。



自律才能造成改變。如果做不到自律該怎麼辦呢?心理學的研究中,意外發現自律是一種能量,它無法無限制地被使用。所以我們常會發覺每年訂下的目標大多無法完全達成,因為要達成目標必須很自律。可喜的是改變這件事跟自律的相關性很低。我們只需要將注意力集中在養成習慣上,讓它變成一項例行公事,而不是一件重大工程需要咬緊牙關去完成。想想,我們每天清晨醒來,刷牙這個動作需要靠自律去完成它嗎?完成不需要。刷牙這件事已經是件很稀鬆平常的例行公事,我們連想都不用想就肯定會完成。但是,下訂決心要開始健身鍛鍊,每天走五公里卻比登天還困難。每到晚上要走路的時間,總可以找出各式各樣的理由、藉口不去運動。沒錯,一開始要養成習慣這件事是挑戰的,William James 講過需要 21 天連續不斷做同一件事才足以養成習慣,但是習慣一旦養成後就不再耗費能量去執行它。而且,變成例行公事之後還有個額外的好處,就是提升了效率。雖然時間被佔用,但是在這特定時間中,我們心無旁騖,專心一意做這件事,比起時間空著,感覺上好像可以做很多事,卻一件事也完成不了地虛度光陰。總之,行動是改變的開始。現在就開始行動吧!



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班夏哈正向心理學10-2 --- 改變的三步曲! Positive Psychology 10-2 --- Three steps toward Change!

Sometimes your joy is the source of your smile,but sometimes your smile is also the source of your joy。
有時候你的歡樂是你微笑的泉源,但有時候你的微笑也可以成為你歡樂的泉源。
--- 一行禪師 ---

在開始介紹改變的步驟之前,我們要來回顧一下 Lyubomirsky & Diener 等人為首所做的研究,快樂的決定因子有三:先天的基因佔比 50%,後天的環境10%,有意識的活動或行為則佔40%。先天的基因雖然佔比很重,但是擁有天份卻不付出努力也是枉然,設想麥可喬頓如果沒有天天練球,他的球技依然會輸給沒有天份但是天天練球的你我。我們對於外在環境的掌控權並不高,就算能夠掌握環境,環境所能引起的改變也很有限。因此,我們要的改變則發生在第三項目的有意識的活動上面,無論是我們內在的解讀或是外在的行為上。

改變可以從三個面向著手,依次為 A: Affection 情感,B: Behavior 行為,C: Cognition 認知或思維。這三個面向又分別有漸進式與激進式兩種方式。我們固有的行為或思考模式就像洪水一般,流向既定的河床中,要改變洪水流向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建議將這六種方式熟悉後加以運作熟練,如此才能產生有意義的實質改變,也是我們將要強調的重點。

首先我們介紹 Emotion(Affection) 情緒。情緒是人類行為的原動力,人類行為的激勵因子。沒有情緒的觸發,我們就無法產生動力。漸進式的情緒方面的改變是透過專注冥想 mindful meditation。專注冥想可以培養安寧與平靜的心。Dr. Jon Kabatt-Zin 對於冥想做過很多深入的研究,發現僅僅透過簡單的專注於呼吸這個動作,可以改變大腦內部結構並且讓人產生祥和寧靜的心並提升洞察力。專注於呼吸可以訓練我們回到當下,不在遊走於不可改變的過去或飄渺的未來。透過每日暝想練習,每天短短的20 至30 分鐘,大腦就會產生神奇的變化,結構跟形狀產生改變,我們的免疫能力同時也會增強。

正念冥想

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

班夏哈正向心理學10-1 --- 改變是有可能的! Positive Psychology 10-1 --- Change is possible!

改變!改變是可期的。人是可以被改變的。但是,改變這件事是很挑戰也很困難的,很多研究顯示改變是很難的,從雙胞胎的研究報告中,我們發現要讓自己更加快樂可能跟要改變自己身高一樣徒勞無功。如果我們從平均值來看,改變似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我們從極端值來看,我們卻意外發現的確有人讓改變實現。因此,從這些例外的案例中,我們確定改變是可行的,我們要深入的是,該如何讓改變產生。

究竟什麼叫〝改變〞?我們一起從微觀的角度來探討,從大腦內部結構來了解改變的意義。直到1998年為止,神經科學家們都認為大腦是不會改變的;我們生來就俱備了多少神經元細胞,特定數量的神經聯結,大腦在我們三歲之後就不會再成長,不會改變。這個理論基本上支持我們生來受基因的限制,後天是很難再造。直到1998年腦科學家發現大腦在 3歲之後依然會改變,並發展出神經可塑性 neuroplasticity 這個概念。不僅僅神經元會改變,神經元與神經元的聯結也有可塑性,也會改變。而且,神經元會繼續生長,不是我們一出生到三歲長好之後就不再生長了,並且開始衰退。大腦跟肌肉很相似,我們愈鍛鍊就會愈強狀,如果我們不去使用他就會慢慢退化。因此,我們該如何使用大腦,讓他可以讓我們過得更快樂呢?

神經可塑性

我們來看一下大腦的結構。大腦中有數以百萬計的通道(聯結),不同的神經元細胞在大腦中產生不同的聯結,而產生了我們的人生體驗,記憶、情緒、學習、五種感官知覺等等。這些通道跟大自然很相像,大自然中有大通道像河流,有小通道像小溪。每當神經元聯結發生時,這條通道也隨之茁壯;就像每次河道有水流經時河道同時也變得寬些,如果沒有神經元工作時,通道就窄化。當神經通道一開始被建立時,通道小又薄,就像我們初次背誦一個單字,這記憶很單薄,通道很容易分裂,我們也就忘記這個單字,如果我們不斷重覆聽到這個新詞,這聯結會愈來愈緊密,我這一輩子都會記住這單字,就如同一條小河愈來愈寬,不再是涓涓小溪。這個重要的概念將幫助我們改變我們的思維並且提升我們的幸福,神經通道有自我鞏固性,就像河流一樣,當傾盆大雨時,這些雨水會流向原先已存在的河道中,同樣的我們的人生經驗會傾向流向已經存在的神經通道中並且強化它,而不是去產生一條新的通道。Dr. Carol Dweck 研究顯示,已存在的神經通道會吸引更多的活動,讓自己的通道變得更寬更緊密,如果只是一條小溪流則容易消失不見。我們的習慣就是這樣養成的。譬如說學打網球,當開始學習時我們要特別記住該如何握球拍,手該舉多高,球該如何救;經過幾百次幾千次練習之後,當我們一上球場,球一揮過來,我們根本不需要經過大腦思考,就自動舉拍將球揮打回去,形成自動化運作,神經通道已經很緊密聯結。

大腦跟肌肉一樣, 需要訓練


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

班夏哈正向心理學09 --- 正面積極的情緒! Positive Psychology 09 --- Positive Emotion!

上一堂課中,我們提到做為一個積極正面的人 benefit-finder有許多好處,會過得更快樂、更健康、甚至更容易成功。但是為何世上正面積極的個性反而比消極負面個性的人來得少呢?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媒體錯誤渲染負面的訊息並且經常擴大報導,因此,從宏觀的角度,要培養正面積極的個性就是避免接觸這些負面訊息,避免被負面資訊所洗腦;而更積極的作法則為慎選媒體,選擇接近正面的電視節目或是報章雜誌,刻意去培養對於〝藝術art〞的興趣與追求也是良方。藝術在過往各個時代都曾伴隨人類渡過黑暗並且給予人類精神支持的力量,鼓舞人心追求夢想與目標!無論是音樂或是繪畫或是其他,從藝術中尋找正面的鼓勵與熱情。第二個原因是因為人類的適應性 adaptation。適應性原本的作用是幫助人類適應負面的環境與困境,但是,不幸的是我們也適應了所有美好的事物。當我們適應美好的事物時,我們便習以為常,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從微觀角度要改變這個習性,我們要學習去〝感激 appreciation〞,感激 appreciation 英文另一個解釋是〝增值〞,當我們感激一個人或是一件事物時,這個人在我們心中會增值;反之,如果我們不感激他,他則會貶值。要用專注的心去真誠的感激,而不是又陷入另一個適應性的陷阱中。因此,感激這個動作或是行為必須提升到意識層次,必須經常改變方式或是感激的內容來保持新鮮感,並且持續地做下去以形成一個習慣。感激是改變的起頭。透過有意識的去練習感激,我們會逐漸留意到身邊美好的事物並且學會珍惜他們,透過不斷地練習,我們才能夠讓自己培養出正面積極的個性。為什麼這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呢?還記得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的故事嗎?透過這樣一個每日小小的練習,我們也像米開朗基羅一樣,逐日撬開那些不必要的石塊,讓超完美雕塑作品〝大衛〞有朝一日可以呈現出真面目。

因為如果不是透過每日練習感激,世上很多美好的事物,我們根本試若無睹,沒有感覺,就好像不存在一樣。因為每晚要寫下當天要感激的人事物,會提升我們的意識層次,去用心體會過程,去留意細節,去發覺我們日常不經意就浪費的美景。我們會留意聽到的話語,哇,這句話我今晚可以將他寫在我的感激日記本上;我們吃到的美食多麼可口阿,這也值得記錄到我的感激日記本中;路旁偶遇的一朵小花開得繽紛也是我們記錄的對象。透過記錄感激的事物,將重新點燃我們對生命,對世界的注意力,讓我們跟世界再戀愛一次。如果不是透過這樣的練習,這些美好的事物似乎從未發生過,存在過。



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班夏哈正向心理學08 --- 感恩! Positive Psychology 08 --- Appreciation!

 ”如果星星每千年閃爍一次,我們都會仰視讚美這個世界的美麗。但是因為它每天都在閃爍,所以我們把它視為理所當然” 。
“If the stars would shine once in a thousand years, we would all look up and praise the glory of this world. But because they shine every day, we take them for granted.”

--- 愛默生  ---

對於事情的認知,我們有二個選擇 : 我們可以做一個benefit-finder積極者也可以選擇做一個fault-finder消極者。積極者專注於成功的事物,專注在光明的事物,在烏雲籠罩中找到一絲絲光明;相反地消極者是總是專注不成功的事情上。我們通常是介於二個極端中間,要訓練自己有意識地往積極者的一端移動,因為根據研究,長遠來說,積極者較快樂、較健康、也活得較久。

美國心理學者 Dr. Danner以180位修女作為研究對象,修女寫的簡短自傳為研究材料,並追蹤長達五、六十年,來探討快樂和長壽之間的關係。修女們過的生活是有規律且與世隔絕的,相同的飲食且不抽煙、不喝酒,並擁有相同社經地位及醫療照顧,然而扣除這些會影響壽命的可能變項後,修女們的壽命卻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研究發現,在自傳中使用「非常愉快」、「很開心期待」等正向字眼的修女,比在自傳中找不到一絲正向字眼的修女普遍活的久,也較少得到中風、心血管等疾病。這個結果看起來,快樂正向的修女應該也會是長壽、健康的修女。


修女的研究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班夏哈正向心理學07 --- 三個簡單的練習讓我們變得更樂觀! Positive Psychology 07 --- Three simple guidelines to become optimistic!

“To different minds the same world is a hell and a heaven”.
“對不同的思想而言,同樣的世界一個是天堂,而另一個卻是地獄。”
--- Emerson 愛默生 ---

我們要怎麼做才能變得更樂觀呢?可以透過以下三點練習:

1. Take action, just do it. 採取行動,做就對了!讓自己去冒險去體驗。每天早上醒來對著鏡子說: “我很棒,我很了不起!” 是無法成事的,長期來講還有可能傷害到自尊也可能會降低我們的動機。無論訊息是來自內心(自我對話)或是外在(別人給予口頭上的鼓勵),僅僅嘴上功夫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要付出行動,行動雖會帶來不可預知的風險,但是也將提升自我效能。Albert Bandura 認為我們除了口說之外,還必須採取行動。我們必須付出努力,我們想要提升自信就要從行動中而不是從言語上。因為行動跟冒險必然會帶來成功,就算不是事情成果的成功,也會讓我們從失敗中獲得寶貴的經驗。生命中只有體驗過更多的失敗,才有辦法練就出一身的韌性。而且學會用正面去詮釋失敗的過程,只有選擇面對與冒險,生命才會精彩。



2. The power of Imagination. 想像力的力量,特別是透過圖像的想像,形象化 visualization,啟動思想的模擬器。形象化的訓練最早被運用在訓練運動員身上,讓運動選手想像自己在跑道上超越其他選手後得了冠軍,並站上頒獎台上領獎的畫面。銷售人員的訓練也常運用到,想像自己在客戶面前成交這筆交易。為什麼這樣做會有效呢?背後有什麼機制呢?答案必須回到我們的大腦結構中去尋找。當我們看著我們的手,大腦的視覺區的神經元會被激活,但是當我們將眼睛閉上,想像著我們的手時,大腦同一區塊的神經元一樣被激活,換句話說,大腦分辨不出是真的看到的事物還是想像出來的事物。當我想像成功的模樣,大腦區分不出真假。如果我經常不斷地想像成功,還記得心靈不喜歡不一致性,心靈會產生一股力量將外在調整成跟心靈想像一致。為什麼這方法有時候沒有效用呢?研究發現想像的時候不只要想像最終的結果,還要想像中間努力的過程。這樣會讓形象化更有成效。馬丁路德的 “我有個夢想 I have a dream.” 是個爭議性很高的演講。馬丁路德在演說中為美國描繪了一個美好的願景,他不僅描述最後的希望還表述中間的過程。

視覺形象化


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班夏哈正向心理學06 --- 做個現實的樂觀主義者! Positive Psychology 06 --- Be a realistic Optimism!

Whether you think you can or can’t, you are right!
無論你認為你自己是行還是不行,你都是對的!
--- Henry Ford ---

瞭解環境對人類心理所產生的影響力,我們要問是否能夠創造一個有利的外在環境讓我們產生思想植入 prime 的積極影射,讓我們變得更快樂更幸福呢?以下舉幾個簡單的做法:

1. 找出一些你喜愛的照片,譬如孩子或家人的照片,或是你喜歡的藝術品,花或是畫等等,擺設出來或是將他掛在牆上,你不一定要有意識地看著它,但是潛意識會看見,變會產生影射的力量。
2. Quotes 名言佳句,找出能夠激勵自己的名言。
3. Books or Musics 書或是音樂,這邊所講的音樂不是背景音樂,而是你要專心聽的音樂,無論是古典或是流行音樂,只要是你喜歡的都有這樣的效用。
4. 電影 movies,找出自己喜愛的影片。

這些都是典型創造出一個正向的環境,利用影射的力量來幫助創造出事實,進而讓自己成長並感到快樂幸福的方法,藉由研究或是學習正向心理學,我們同時也會受到影射,無形中我們變得更加正面且更快樂。而不是像傳統的心理學,專注在負面議題上,終究只會產生負面的影射。

“思考致富 Thinking grow Rich”,作者是Napoleon Hill 拿破崙希爾,這本書從 1930 年出版以來已經銷售超過 6000萬本,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至今仍是暢銷書。拿破崙希爾在書上寫到:〝Whatever your mind can conceive and believe, it can achieve. 只要你想得到,只要你相信,你就一定做得到”。多麼鼓舞人心的一句話呀!另一本激勵人心的書,”The power of positive thinking 正面思考的力量”,作者Norman Vincent Deale,只要我們有正面積極的思維與信念,夢想就會成真。而到目前為止,全球最暢銷的書,〝秘密 The Secret” 就是在談 “吸引力法則 the law of attraction”,我們的思維會產生一道吸引力,我們的生活會被我們的思維吸引過來。這些書籍及信條讓人鼓舞激昂,但是他們只說對了一半,在信念的背後必須加上勤奮刻苦的努力與堅持,必須面對各種挑戰與挫折,必須學會在失敗中站起來並從失敗中獲取經驗繼續往前行,如此才能使夢想成真。否則一昧只是相信思想就能改變一切,最終還是只能換來無數的失望與挫敗。


思考致富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班夏哈正向心理學05 --- 信念即自我實現的預言! Positive Psychology 05 --- Belief as 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成為你想在世界上見到的那個改變。
--- 甘地 ---

正向心理學的學習並不是只是純然要學習如何讓自己變得快樂而已。根據 Barbara Fredrickson 的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 正向情緒的拓展與建立理論”,正向情緒有著演化的原因。正向情緒除了產生快樂愉悅的情緒之外,主要的目的在於拓展我們心理免疫力,讓我們的心靈得以成長茁壯。想像一下,如果我們在叢林中遇上一隻獅子,我們肯定得全神灌注地武裝自己,準備迎戰,啟動 “戰與逃 fight & flight” 的基本心理機制隨時備戰,我們無法分神去想明天要去哪兒聚餐?下班後要趕緊去接小孩這些問題,一不留神,我們就成了獅子飽餐的美餚。但是,當獅子已經遠離後,我們已經脫離這個威脅後,我們腦海就要擺脫這個陰影,不要讓心中隱形的獅子還無處不在的陪伴著我們。然而,我們卻很容易就陷入這負面下轉漩渦的循環而毫不自覺。別人講了一句話惹我們生氣,這件事或是這句話經過幾小時的心靈烹煮,我們卻愈想愈生氣,甚至於想起過去曾跟這人相處不愉快的所有事件。我們不是不可以生氣,但是威脅過後,理應回歸到水平線上,學習正向心理學則有這個優點,當我們拓展心理免疫力之後,我們比較容易理性思考回歸到情緒水平線上。

漩渦


舉另一個例子,假設我的女朋友離開我,我覺得非常傷心難過,我的思維會陷入 “窄化並收縮” 的狀態,而這個狀態會讓我感到悲傷,我只關注到自己,只注意到自己被女朋友甩了這件事件,好像整個宇宙就只剩下這件事。這悲傷的情緒會導致思維更加窄化,如此周而復始,而行成向下的負面漩渦,久了之後,我們會困在這漩渦中無力脫離,變成惡性循環,就像被困在龍卷風中無法脫離,而形成了 “憂鬱” 的症狀。而且這股負面的龍卷風來勢兇兇,企圖將週遭也都一起吸進龍卷風中心。而正向心理學則正好相反,正向心理學會產生 “拓展病建立” 的正面思維,幫助我們產生正面的情緒,正面情緒會更加強我們拓展,而形成良性的循環。我眼界因而打開了,我們不只會關心自己,還會將焦點放在其他人身上,關懷他人關心萬物,我們心量更寬廣。我們會想:我還能做些什麼呢?正向情緒有辦法幫助我們脫離下行的惡性循環旋渦中。正向情緒可以是因為看了部喜劇電影,可以是因為做了個深呼吸,可以是跟朋友有愉快正向交流,做這些事都可以幫助產生正面情緒,最重要的是不要在負面事件都經過大半年還耿耿於懷,無法釋懷,成天陷在這事件與負面情緒中。

那麼,追求快樂是不是一件自私的行為呢? “我想要過得更快樂”這個想法是個自私的想法嗎?通常我們歸類自私是件不道德的事,因此人們在追求快樂或是感覺到快樂時,會覺得內疚,世界上有那麼多苦痛與災難,而我還在此享樂!我們該如何回應這個問題?首先,快樂不是個零和遊戲,快樂是個正和遊戲。我們的快樂不是從別人那兒剝奪來的,當我們快樂時別人同時也可以很快樂,這兩個快樂並不衝突,更重要的快樂是會傳染的,是可以產生加乘效果的。當我快樂的時候,我更有能力為他人也帶來快樂並且創造快樂,因此快樂是件有道德的行為。佛陀在數千年前曾講過:數千支蠟燭可以被一支蠟燭點燃,而無損這支蠟燭原來的壽命。


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

班夏哈正向心理學04 --- 環境能改變人 ! Positive Psychology 04 --- Environment change us!

改變有可能發生嗎?我們經常看到許多人空有理想、有熱情、有意願,但是卻無法改變任何既定的事實。心理學界非常有名且耗資龐大的〝勞斯萊斯計劃〞,針對250 位不良青少年給與完成的支持,無論是課後輔導、物質、醫療、心理諮商等等,去對照另外250 位同樣出身貧窮區的不良青少年,追蹤比對近 40 年之久的研究計劃,結果卻顯示給予的支持與資源完全沒有發揮到作用。心理學界看了這樣的研究成果非常沮喪,難道改變真的是天方夜譚嗎?非也,是找錯族群,對象失誤。馬斯洛 Maslow 曾期勉大家應該採用〝曼哈頓計劃〞的思維模式,曼哈頓計劃二次大戰期間,由美國主導的一項研究計劃,主要目的是製造原子彈,是二次大戰盟軍能夠勝利的一項重要軍事工程。當時整個計劃集結了英、美等國與製作原子彈相關的各領域頂極的專家學者們,美國政府給予完全的資源與支持,因此在短短兩年內將原子彈設計出來,得以擊敗日本。


曼哈頓計劃


除了曼哈頓計劃之外,我們也看到 Marva Collins 在貧困區對不良學生們教育上的成果。因此,改變是可期的,重要的是要找出可行的方法。不要小看一已的力量 The Power of ONE,很多事情的發生是因為一個人或是一小群人的努力而已。舉個例子,如果我答應每天給你一萬元,但是相對地,第一天你第給我一塊,第二天你在給我二元,第三天四元,按這個計算下去,雙方各給對方30 天,你是否願意這樣跟我交換呢?三十天之後,我會給你三十萬,但是你知道相對地你要給我多少錢嗎?五億三千六百八十萬!嚇一跳吧!還記得一部非常感人的影片叫做〝把愛傳出去 Pay it forward〞,片中小男孩就是因為要完成老師無心交待的一項功課,要做三件好事幫助三個對象,然後要求接受你幫助的對象也同樣去幫助三個人,無論對象是否之前熟識,也不管幫忙的事情是大是小,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這個小男孩便已經發起了這項〝把愛傳出去 Pay it forward〞的運動 movement。所以,不要小看一己的力量,只要有心,付出行動,你有可能就是改變世界的那一位。


把愛傳出去


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班夏哈正向心理學03 ---快樂是一種隨機現象嗎? Positive Psychology 03--- Happiness is a stochastic phenomenon?

班夏哈在第三堂課的前半堂課中,重申為何正向心理學必須獨立成為一門學科?而不是僅是依附在其他學科中做些零星的研究。因為自從心理學在一百多年前被正名並且從哲學領域中獨立出來之後,絕大部份的心力都是用在探討如何幫助心理不健全的問題及病患們,期許能夠從心理治療中讓患者恢復自信,重新找回自己的人生。這比率高達 21:1,不是 10:1,更不是5:1。我們不是說這個族群的人不需要關懷,而是這比率需要稍加調整,以維持一個合理的平衡。

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算數加以說明。這些心理不適的症狀就像是負的分數,當我們努力將疾病治癒之後,最多也是回到 0 分而已,不會讓我們變成正的分數。所謂正的分數是指我們身、心、靈各層面的健康是必須靠我們去努力經營、培育、灌溉才可以獲取,這是從零開始的一段旅程。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就是最低分 ─ 零分,如果我們付出心力去做就會從零分開始攀升。這也是在 1980年代由 Aaron Antonosky 所倡導的〝健康本源學 Salutogenesis〞的精髓所在,我們要將心力用在探討健康的本源,要怎麼做才會健康,而不是去探討要怎麼做才能讓病情好轉。所以,生病要找醫生,因為醫生可以幫你把病治好;但是,健康得靠自己,唯有自己的努力才能有健康的身心靈。


健康本源學

這段英文是這麼講的:We are sick because we are ill. 我們身體不適是因為我們患了某種疾病。通常一般人會認為:If we take away the illness, we will become healthy. 如果將這些病痛解除,我們自然而然就能恢復健康。這樣的觀念是錯的,我們治好疾病之後只是回到零分 (疾病讓我們產生負的分數),要產生正的分數必須做更多,而不僅是吃藥、打針、開刀或住院而已。這個概念運用在心理學上就萌起了正向心理學的發展。我們不僅僅是要消除焦慮、憤怒、憂鬱、精神分裂等病症,單純治療這些並不會讓人快樂、幸福的。要快樂、幸福,我們必須要重視我們的強項與長處,並且隨時灌溉施肥且提供充足的日照,讓他們得以茁壯成長,不至於枯萎,唯有這樣有意識的經營長處與美德,找到生命的意義培養出對生命的信心,我們才能發揮潛能,才能活出快樂的人生。

班夏哈舉了兩個例子補充說明。第一個是延用心理學家 Nathaniel Branden 所提出的〝心理免疫系統 Psychological Immune System〞來說明正向心理學的學習就等同提昇了心理免疫力,心理素質高的人不只過的快樂,同時遇上挫折困難的調適能力也強,不容易被生命中一定會發生的風風雨與擊潰。另一個例子是汽車的引擎:如果車子的引擎較小,當遇上陡峭山路時,很容易就無法行駛。這兩點也是前一堂課所介紹到的韌性 Resilience 的概念。


免疫系統

2013年11月14日 星期四

班夏哈正向心理學02 ---為何要學習正向心理學! Positive Psychology 02 ---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我們為何要研究正向心理學?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探討,David Myers 在2000年提出的一篇報告中,指出從1967年到 2000年這33 年期間,這段時期也正好是正向心理學啟蒙時期,整個心理學領域的研究報告中,有500多篇跟憤怒有關,有大約41,000 篇跟焦慮有關,而跟憂鬱有關的報告則高達50000多篇。反觀跟喜悅有關的研究報告則只有 415 篇,跟快樂有關的有 2000篇,跟生活滿意度相關的則是約 2500 篇。對於消極的研究與正面積極的研究的比率是 21 : 1,這個比率顯示出心理學有問題存在。想像一個人如果快樂一天,接下來的 21 天都是處在憤怒或是焦慮中,我們也會斷言這個人應該有問題。

我們還可以從其他客觀的數據發現,像是全世界自殺的人口一直在攀升中,患焦慮症的年齡逐年在降低中,我們是否應該花更多精力去研究這些負面消極的主題?也許 21:1 的比率甚且不足呢!沒錯,也許有更多心理不適的人需要照料,但是總該有人致力於去矯正這天平的不平衡,花些精力於研究正向的主題。

為何正向心理學必須獨立成一門學科,而不是僅僅針對快樂或是美德或是潛能為主題來做研究呢?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三點:
1. 提出正確的問題才有可能創造實境。正向心理學研究的範疇是將以往總是朝向解決人類不正常心理問題為主軸的方向改為提問為有什麼是可以讓事情變好又可執行並且有成效的為主,一旦開始執行又能產生成效,將會激勵人們持續性,因此假以時日,便會看到改變。
2. 單純去研究如何解決不快樂並不會為我們帶來快樂對於快樂這個議題必須單獨研討。
3. 最重要的,預防永遠是對峙負面最佳藥方。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班夏哈的正向心理學01,什麼是正向心理學 ! Tal Ben Shahar ‘s Positive Psychology -1,What’s Positive Psychology !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 老子
Knowledge is about informationWisdom is about transformation

從本章開始,我們要開講 Tal Ben Shahar 在哈佛大學所講授的正向心理學課程的內容,共十篇。附有中文字幕班夏哈在哈佛大學教授最後一次的上課內容網址也會一併提供給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自行參考。

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到底追求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心靈導師--- 塔爾班夏哈(Tal Ben-ShaharPhD.) 堅定地認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班夏哈在哈佛大學教授「Positive Psychology正向心理學」,2002年班夏哈開課的第一年,只有八位學生選修,兩個人退選,只剩6學生上課。但是三年後選課人數超過一千四百人,超過了王牌課程《經濟學導論 Introduction to Economics》。塔爾班夏哈共有五本著作,在台灣由天下雜誌出版了其中的兩本《幸福的魔法》《更快樂》。

班夏哈

因為大學時代個人的不快樂,讓班夏哈開始投入研究「如何可以更快樂?」。大多數的人以為只要達到某個未來的目標,譬如考上哈佛大學、獲得終身教職、賺到足夠的鈔票,就可以「永遠」獲得快樂,事實上卻不盡然如此。在正向心理學領域中,他整理出許多具體的研究結論,可以幫助自己變得快樂,因此也希望讓更多人知道並練習實踐。班夏哈在 2010 年離開哈佛大學,回到家鄉以色列的賀茲利亞學院創立梅堤夫中心(Maytiv Center),以正向心理學的研究和發現為基礎,發展幼兒園到中學老師的師訓課程。因為班夏哈發現,科技和都會型態的經濟發展環境,讓下一代孩子憂鬱的比率愈來愈高,學習「快樂」必須愈早開始。


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人生意義治療法 (Logotherapy)


〝人會為意義而生,也肯為意義而死。〞
                                       ---- Victor Frankl

心理學是個到目前為止才 100 多年歷史的新興學科,雖然時間不長但已蓬勃發展,各心理學領域自立派別,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給。從發展時期分有第一勢力的行為學派,第二勢力的精神動力學派及第三勢力的人本心理學派。依研究類別區分則有知覺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變態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臨床心理學以及目前流行的正向心理學。若是按照應用區分則類別更廣,有教育心理學、犯罪心理學、組織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存在主義心理學等等,有時還真會令人眼花撩亂,無所適從,不知彼此真正區別何在。在這麼多學派當中,我對於人本心理學與正向心理學情有獨衷,因為受到人本心理學創始人馬斯洛的感召,覺得心理學應該更將心力用於探討人性善良的一面,並將研究重點置於如何提升人的潛能,讓人類可以過得更幸福與快樂。在這個前題之下,有個旁支的 “意義心理學” 非常值得特別跟大家介紹。

所謂意義心理學也稱之為 : 意義治療(logotherapy),是指協助患者從生活中領悟自己生命的意義,藉以改變其人生觀,進而面對現實,積極樂觀的活下去,努力追求生命的意義。維克多.法蘭克 (Victor Frankl) 是意義治療法的始創者。他於1905年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一個貧窮的猶太家庭,死於1997年。1930年和1949年分別從維也納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和哲學博士,曾任維也納精神科教授。早期受心理分析訓練,也深受歐洲存在主義影響,更是虔誠天主教徒。二次大戰,法蘭克和其他猶太人被關進集中營,他被剝奪了自由、父母、妻子、愛情、工作與著作原稿,可說是一無所有,眼看難友們一個個消失在煤氣房,受盡折磨與痛苦。二次大戰後,創立獨樹一格的意義治療法。1992 年,他的朋友和家人為他設立了維克多•法蘭克研究院。正因為集中營中的悲痛經驗,反而使他發展出積極樂觀的人生哲學,正如他常引用尼采的一句話:“打不垮我的,將使我更形堅強”,使他後半生能活的健康快樂。67 歲時領取了飛行員駕駛執照,80 歲時仍能攀登阿爾卑斯山,並到世界各地演講推廣意義治療。


Victor Frankl


法蘭克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著名的奧斯維辛集中營裡的一名俘虜,《人對意義的尋求 Man’s search for meaning》一書正是作者對集中營曆煉和浩劫的描述,同時,也是俘虜編號119104的他,在牢獄生涯裡發明“意義治療法”經過情形的忠實記載。法蘭克的雙親、兄長、妻子,不是死在牢營裡,就是被送入煤氣間,一家人只剩下他和妹妹。這樣一位喪盡一切、歷劫歸來的生還者,這樣一位歷經慘絕人寰遭遇的精神醫學家,他對生命意義的追問的確值得我們洗耳恭聽。此書銷售了900萬本,被美國國會圖書館列為美國十大最具影響力書籍之一。


意義的呼喚


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

笛卡兒的夢境論,這一切真實的跟夢境一般!Reality vs. Dream!

人類整個人生經驗的積累是透過分分秒秒感官與紅塵的接觸與解讀所印驗而得。我們五種感官知覺交錯編織出我們五彩繽紛的人生,不幸喪失任何一種知覺的人,人生的體驗便有了缺失。我們用下表簡單總結一下這五種感官知覺的運作流程。每種感官知覺有對應的外在刺激,不同型態的刺激激活了我們不同的感官,並由那個感受器轉化為魔電位後,順著不同神經傳輸路徑傳到大腦不同區域,加以解讀並分析比對後,產生不同的感官知覺,包含了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與觸覺,而建構出我們腦中的世界。當然,在那解讀,分析與比對的過程牽涉到另一個心理學的領域 --- 認知心理學,是另一件龐雜繁複的重大工程,我們日後再詳述。


五種感官知覺

知覺流程


這五項感官知覺正巧也是釋迦牟尼佛在兩千多年前所寫 “心經” 中的 “眼耳鼻舌身意” 所對應出來的 “色聲香味觸法”!而整個知覺心理學的過程,也被佛陀在心經中用簡單的幾個字闡釋,那就是 “色受想行識”,色就是外在紅塵的刺激,受就是指人類的感受器官,想即表示我們大腦處理資訊後所產生的知覺,這裡包含了我們過往的記憶與經驗,行則是因為有了知覺之後產生的行為舉止,最後的識則是指我們最終產生的心靈意識。心理學是近一百年才從哲學思維中獨立而成的一門學科,各個學派的心理學家們無不窮其心力,用各種研究方式想要一虧人類心智之奧妙。釋迦牟尼卻在兩千年前,簡簡單單地用幾個字便將人類變化萬千的心智運作描述到位,甚且還提示了如何脫離這痛苦循環枷鎖的妙方,佛陀真正是個大智大慧的覺者。

我們所感受到的世界最終是透過大腦的不同區域加以各別解讀後,再將之整合成一個完整的世界與自我。我們有沒有可能其實缺少知覺中的任何一個流程,而直接跳到最後一個步驟?有沒有可能根本就沒有外在紅塵的刺激,而我們卻以為是有這些刺激?或者,有沒有可能我們可以將這些刺激移植到另一個塑主,而不是在我們人體,但是還能夠讓我們依然產生這些感官知覺的反應呢?因此, 好萊塢電影事業裡創意無限的那些編劇們便找到了他們最激賞的電影體材。大家都非常喜歡的一部基諾李維的電影 --- “駭客任務 The Matrix”,特別是第一集,描述這個看似真實的世界,其實是電腦模擬世界Matrix母體,整個人類被電腦所控制。簡單說,我們其實只是電腦程序母體中的一堆程式所反應出來的人生罷了!想想,也不無可能,有誰能夠證明我們不是只是程式中的一小環節?還有另一部由布魯斯威利所主演的 “獵殺代理人 Surrogate”,描述人類可以量身訂作出自己年輕貌美的代理人,只要戴上頭罩的傳輸機就可以將代理人所經驗的感官轉化為自己經歷的一般。我經常讚嘆好萊塢的編劇們的創意,更激許他們各種專業的水平,要能寫出這類劇本,心理學的根底必須夠紮實。但是,想想他們的創意是否有些許可能性呢?


The Matrix


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情感的交流 --- 觸覺! Relationship builder --- Touching!

人體感官主要包括觸覺、視覺、聽覺、嗅覺和味覺五種,而其中觸覺為感官經驗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因為皮膚不但是人體最大的器官,約占總體重的16%,也是胚胎中最先發育的感覺系統,更是身體中分布最廣、訊息最多也最為複雜的感官系統。

觸覺中包含有至少十一種截然不同的感覺。皮膚上有數百萬計的感覺末梢。每一小塊皮膚都與另一小塊皮膚不同。每一小塊皮膚上感覺器官分布的數量也不同,因此,對於疼痛、冷、熱以及其他的感覺也不相同。


觸覺

正常皮膚內分布有感覺神經及運動神經,它們的神經末梢和特殊感受器廣泛地分布在表皮、真皮及皮下組織內,以感知體內外的各種刺激,引起相應的神經反射,維持機體的健康。因此皮膚有六種基本感覺,即觸覺、痛覺、冷覺、溫覺、壓覺及癢覺。觸覺為皮膚感覺的一種,在心理學所探討的狹義範圍,指皮膚受到機械刺激而產生的感覺;而廣義的觸覺,還包括增加壓力使皮膚部分變形所引起的膚覺,亦解釋為接觸皮膚或施加壓力,其對於力學刺激所引發的感覺。觸覺感受器在頭面、嘴唇、舌和手指等部位的分布都極為豐富,尤其是手指尖。人的雙手不但絕頂靈巧,而且是人類與物質世界保持切實接觸的主要媒介。人們自身的觸覺對機體是有益的,如經常伸一伸懶腰、半躺在搖椅上前後搖擺,可以鬆弛神經系統;經常進行洗溫泉浴、淋浴、擦身和按摩,可以使疲勞的肌肉放鬆下來。


觸覺神經

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享樂的知覺 --- 味覺! Enjoyable perception --- Taste!

我們終於找到一種感官知覺, 是跟存活沒有絕對的關係, 那就是 “味覺”!雖然存活下去對於每個物種而言,至關緊要,但是如果都僅僅是為了存活的目的,總教人有些感傷。味覺是一個很特別的知覺,因為他主要是靠舌頭上的味蕾來感受味道,可以說是一種近距離的感官知覺。當我們發現我們吃的東西或是喝的東西會有致命的危險時, 我們已經沒有時間應變。因此,不好的味道會引起不悅的情緒,當然,這也會提供寶貴的訊息,但是沒有視覺、聽覺或是嗅覺來的直接。




簡單來說,味覺的產生是因為溶於口腔內的化學物質(即味道分子)與味覺受體結合,進一步使味覺細胞產生神經訊號,訊息傳遞至大腦解讀後,得到各種味覺感受,並分辨進入口中的食物種類。我們每個人在舌頭上,有許多肉眼可見的小凸起,味蕾就在這些小凸起上。每個味蕾上都有味覺感受器,稱為味覺細胞。 味覺是一種受到直接化學刺激而產生的感覺。口腔內感受味覺的主要是味蕾,成人有2000~8000個味蕾,而嬰兒則有近10000 個味蕾,味蕾數量隨年齡的增大而減少,對於味覺的敏感性也相對降低。


味蕾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嗅覺辨識真巧妙! Amazing and Wonderful smelling!

我們的鼻子是如何分辨出各種氣味?做個簡單測試:兩杯深褐色液體,你能不嚐一口就分辨出哪一杯是咖啡、哪一杯是熱可哥嗎?靠視覺可能沒辦法,但靠嗅覺卻可以,這是怎麼辦到的?

嗅覺是最原始的一種感官知覺。有趣的是,嗅覺對於人類而言,也是最先退化的一種感官知覺。嗅腦在一億五千萬年前爬行動物統治地球的時候就已經形成,在大腦中是嗅神經通入部份,就位在鼻樑後方,是大腦皮質最早形成的地方。嗅腦在低等動物中很發達,我們現在仍然可以在兩棲爬行類動物的腦中看見。而人類的嗅腦則自數萬年以至數十萬年前開始逐漸退化萎縮,並被日漸發達的大腦皮層覆蓋。關於嗅覺,現代人的嗅覺,經過數百萬年的演化之後,已經沒有低等動物的重要,主要目的也轉為取悅享受之用。當人類開始直立行走 ,能四處觀望時,嗅覺的價值就開始漸漸減少。嗅覺對以視覺導向而有思想的人類而言,相對失去了它的重要性。

嗅覺
先前提過我們的感官知覺最重要而且最原始的目的是,為瞭解讀外在訊息,加以判別並做出決定,好讓我們可以順利活下去。是的,就是這麼簡單的理由與目的而已。嗅覺,其實在執行這個目的,功能是很強大的。嗅覺是求生的重要本能,動物會依靠氣味覓食及求偶。因為,視覺與聽覺都是去接收物理波動,都有限制性。聽覺是種機械波,沒有介質的傳遞,我們就聽不到,太遠的聲音或是太小的聲音,我們也聽不見。視覺是去接收光波,光波雖然比聲波強烈,但是受到阻隔也是看不見,沒有物體的反射,我們也只能看到一片白光。

從嗅覺開始,我們進入化學課程。我們之所以可以聞到氣味,主要不是因為波動,而是因為空氣中的氣味分子,傳入我們鼻子的嗅覺上皮,轉換成魔電位,傳至大腦中負責嗅覺的區域 --- 嗅腦。人類的嗅覺末梢神經細胞,雖分佈在鼻「內」的嗅覺上皮,直接嚗露在空氣中。不像耳朵或眼睛的神經細胞。耳朵的聽覺神經細胞,有淋巴液、卵圓窗及耳膜,與外界分開。眼睛的視神經細胞,有玻璃狀液、水晶體及角膜,隔離外界。而且嗅覺神經細胞能持續替換它們自己,稱為「複製現象」。但是視網膜或內耳神經細胞,幾手無法修補它們的損傷。這是嗅覺神經與其他兩者,最大的差別。


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

為什麼我們能夠聽見?What is Sound?

聲音,為什麼我們能夠聽見各種聲音?跟視覺一樣,聽覺是靠雙耳接收聲波之後,傳到大腦負責解讀聲波的顳葉(位於兩耳內側)加以分析解讀。聲波是讓我們能夠聽到聲音的外界物理波動,跟光波很不一樣,聲波是種機械波動,必須靠著介質(中間物質)才能產生,最常見的就是空氣,聲音就是靠空氣中的振動而產生的。很難想像太陽距離我們那麼遙遠,但是,只要太陽一露臉,我們就可以看到光;聲音就不同啦,兩人相距一公里,就算沒有阻礙,對方講的話我們也很難聽得見。


聲波

聽覺跟視覺一樣,原本的功能也是提供訊息好讓我們做出即時判斷以便存活下去。什麼樣的聲音會讓我們產生警覺?通常是突如其來的聲響或是巨大的聲音,我們會嚇一大跳,全身會顫動一下,呼吸變得急促,那是因為激發了交感神經,引起 “戰或逃” 的備戰機制。除了這個功能,聽覺還輔助視覺,幫助我們定位,讓我們知道我們跟身旁物體的關聯性,協助我們做出行動的準備。如果閉上雙眼,我們會覺得聽覺變得比較敏銳,聽到的聲音種類變多了,豐富了,也比較專注了。聽覺是第二重要的感官知覺,約有20%的訊息來源來自聽覺,但是,我們其實沒有太注意他。現代人的聽覺比較專注在兩種 “人造”的聲音上,這兩種聲音提供了人類情緒的促發劑;他們是 “語言” 與 “音樂”。

跟視覺一樣,人類的聽覺也是只能接收聲波中的一小段,人類的耳朵一般只能聽到約在20 Hz至20,000 Hz(20kHz)範圍內的聲音,其上限會隨年齡增加而降低。其他物種動物的聽覺頻率範圍也有所不同,像狗可以聽到超過20kHz的聲音,但無法聽到40 Hz以下的聲音。不同物種動物的聽覺頻率範圍如下:

蝙蝠:1000~120000Hz
海豚:2000~100000Hz
貓:60~65000Hz
狗:40~50000Hz
人:20~20000Hz

所以,有所謂魔音穿腦,太高頻或是太大的聲音不只讓人不舒適,還有可以讓人致命。


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

錯覺!Illusion!

錯覺(illusion)是感覺的扭曲。是大腦對外在刺激的錯誤分析。值得一提的是,錯覺和幻覺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現像。錯覺是大腦對於刺激的分析錯誤,後者是在完全沒有刺激的情況下,大腦仍然感受到刺激。舉一個例子,一個人聽到有人在叫他,但事實上並沒有任何人在叫他。(這是幻覺) 一個人聽到水流動的聲音,但事實上,該聲音是其他相似於水流動的聲音,並非真正的水流動的聲音。(這是錯覺)。幻覺是一種精神疾病,電影 “美麗境界 A Beautiful Mind” 中所描述的諾貝爾經濟學得主 John Nash約翰•納許,從大學時代就覺得自己有個室友,到晚期覺得有個小女孩一直跟著他,都是幻覺,其實都沒有這些人物,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種類型。

因為人類的知覺絕大多數來自視覺,因此,無論是心理學,生理學或是腦科學對於視覺也相對投入最多的研究。到目前為止,有關於 “看見 seeing” 這件事,我們理解的也比其他知覺多,不過,我們對於視覺的完整運作到目前仍然無法全然理解。因為,這其中不僅僅是視網膜將光子轉換成電位傳送到大腦枕葉加以分析而已,我們還必須在瞬間即時辨別出顏色、形狀、遠近、移動的方向、速度;同時要從過往的記憶資料庫中,比對並解讀這物體的名稱,給予意義,並判斷這物體是否會對我們產生威脅或危險,這所有的運算都是即時,沒有間斷。也難怪我們需要睡眠,大腦的確需要休息;至少睡覺的時候,雙眼是閉上了,所以不會再傳送光子進入枕葉等待分析解讀。為了應付這麼龐大且煩瑣的運算,大腦會做出假設以節省資源的耗費。有很多的運算變轉化為自動化運作,無意識的自動化運作來節省時間。大腦根據經驗質訂出規則,其中一條是,大腦假設世界是恆常不變的,如此,他才能夠利用過去的經驗質來分析眼前的狀況。大腦不可能將每條資訊都將成新的資訊來處理,這樣工程太浩大了!這也是錯覺產生的背景與原因之一。

佛教講的 “無常”,指的是這宇宙無時無刻不在變化。因為從最根本面,一切都是波動與粒子,波動與粒子是隨時都在運作著。這個真理違反了大腦運作的基本假設,大腦偏好恆常性,否則大腦很快就會當機。這是我們受苦的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踏上心理學之路之後,發現佛教的教學跟現代心理學的基礎有太多不謀而合之處,佛學不僅僅是哲學,也是門應用心理學!

接著,我們來看幾個經典的視覺錯覺的例子。

1.Checker Shadow Illusion 棋盤陰影錯覺



A方塊和B方塊的顏色是一樣的。環境影響了我們的感知,讓我們產生錯覺。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

“眼見難為憑”,再談視覺! “To see is to believe” OR “To believe is to see”!

我們的一生,是透過五種感官知覺對應外在紅塵的各種刺激所產生的各類主觀情緒與反應交織而成的故事。我們對於外界,甚至是對於自己的基本認識都是透過五種感官知覺所形成的。視覺在這五種感官中又佔最重要的一環,視覺佔了近 60%的比重,我們對外界的接觸主要來自我們雙眼所看到的世界。


每天起床一睜開眼,外界的訊息就開始源源不斷透過眼睛進入大腦。藉由眼睛接收到的資訊,讓我們知道身在何處,得以尋找食物或避開危險及障礙,同時,眼睛也是知識學習與經驗累積的主要資訊來源。眼睛擔負了生存與學習的重要任務,它負責將外界視覺訊息傳遞至大腦,同時也接受大腦的控制來轉動,因此眼睛所展現有關知覺、認知及動作之間的三角關係,向來是科學家極有興趣的研究主題。

視覺
前一篇,我們曾介紹過,光波是種物理波動,人類眼睛所能接受到的光波範圍,僅佔整個光波中非常小的一部份,貓與狗跟我們能接收到的光波不一樣,我們家裡養的寵物,他們所看到的世界跟我們看到的世界長得不太一樣。而且,眼睛僅僅負責接收可見光,真正讓我們看見物體則是靠大腦枕葉的分析與解讀,而這個分析與解讀的過程極為繁雜,我們雙眼以 1/30 秒的速度快速輸送光波到枕葉,我們幾乎是在即時間,變分辨出我們面前所站的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要搭的公車,我們喜歡的食物等等訊息。我們覺得理所當然的視覺,有著很多我們不瞭解的奧妙之處。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全宇宙性能最強大的相機 --- 我們的眼睛!The most complex and powerful camera in universe --- EYE!

前面略微瞭解了整個心理學的發展史,歷史課到此先告一個段落。我們日後還會有機會繼續探討,現在只是個初步的框架。知道心理學要發展成一門獨立的學科也是這一百多年的事,早期的心理學大本營都在歐洲,到現在雖然因為腦科學與認知心理學已移師轉到美國,但是歐洲仍舊有許多有名的心理學家。從第一勢力的行為學派,主張人的心理狀態只能透過外在的行為來研究,第二勢力的精神動力學派主張要透過深層的潛意識層面去瞭解人的內心世界,進而對於精神病患採用談話性的治療方式,我們可以看到第一勢力到第二勢力的巨大改變,從全然的外在行為跳到最深層的意識與潛意識,從這邊開始又回到原始的問題:我是誰?who am I。第三勢力的人本心理學強調將重心放在健康的人的心理狀態,重視人的存在與價值,以及人潛能的發揮,是另一個大轉折。到目前盛行的正向心理學,繼續帶領我們更深入的探索人性本善!


但是,心理學本身是門涵蓋極廣的學問,我們要從歷史的探討轉到感官知覺的探索,來瞭解一下五種感官在大腦與心理學的運作模式。五種感官知覺包括: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與觸覺;分別透過生理不同部位獲得外界的物理波動,有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與皮膚。這五種感官知覺基本上每個物種都有,只是優劣不同,像人類的視覺就遠差於老鷹,老鷹在幾百公尺的高空盤旋時能準確地看到水面上的魚,以飛快的速度精準地撲下並捕獲到牠的獵物,人類是完全做不到;人類的嗅覺也遠不足狗,狗狗可以嗅出行李箱的物品是否有違禁品,這點人類也做不到;人類以單項排名的話,沒有任何一項可以進前十名,但是為何現在這個世界是由人類所統領並管理,這我們以後再討論。今天,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視覺。

視覺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二十一世紀新主流,正向心理學!21st century main stream --- Positive Psychology!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有是非的地方就有江湖,所以,人是無法退出江湖的”!這句話是電影 “笑傲江湖”中任我行有名的台詞,我非常欣賞,因為這話道盡人性基本面向。通常,在任何群體中,時間久了很容易就會產生隔閡與紛爭,心理學也不例外。1954年由馬斯洛所倡導的人本心理學,在60~70年代,在美國大放異彩,被壓抑久了的心靈能量得到了舒解與釋放,那股力量銳不可當。在美國,加上同時期的其他社會風氣,因而鼓吹了風靡一時的嘻皮與搖滾。坊間也出現許多工作坊,開始教授心靈成長或追求自我的課程。這些課程後來也逐漸傳到亞洲,在90年代台灣極盛一時的潛能與成功學就是源出於此。

人本心理學在很短的時間內竄起,卻很快地殞落。原因很多,研究人本心理學為何這麼快衰敗的報告也很多,但是很難整出一個共識。從學術角度而言,馬斯洛等人所提出的論述基本上大都採用質性研究方法,限制了論述的嚴密性與延展性,有人覺得是研究經費來源的困窘;從社會角度而言,因為非專業性的講師批著人本心理學的亮麗外衣,很容易取得學員信賴,從而在不正當與不正派的心靈諮商與療癒課程中,反而更加傷害了參與的民眾與學員。這些都是非戰之罪,怎麼可以怪罪到人本心理學的頭上呢?無奈社會大眾還是盲目的,在人們逐漸淡忘人本心理學之際,在2000年由馬丁. 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 在所在的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所提出的正向心理學,正式由人本心理學派中分裂出來,獨立成為一門新的學派。主要目的在幫助個人找到內在的心理能量,以作為對抗困境與挫折,掌控逆境,讓我們在遇上困難時不會輕易落入憂鬱的心理狀態中。正向心理學一經提出之後,在美國學術界、教育界、甚至是企業界都掀起一股熱潮,美國哈佛大學也於2006年開正向心理學的課程,而且還成了比經濟學原理這門課更受歡迎的課程。然而,正向心理學並未成為心理學的第四勢力,不是因為到目前為止時間還不夠長。說實話,Seligman 是個很懂行銷的學者,這點就比其他心理學家強很多,大部份的心理學家都太過學術性,所以,只能在心理學的領域中打轉,永遠很難轉出去。雖然正向心理學很快就得到大家的認同,但是很難提出有力或是新穎的論述。如果我們要談正向心理學究竟在教導些什麼,基本上會又回到人本心理學的主軸。如果真的要講,Seligman強調用量化的研究方法可能是一個突破點,但是這對於正向心理學的內容與應用並未產生任何不同。

Martin Seligman


2013年10月9日 星期三

無盡潛能,人本心理學!Human full potential --- Humanistic Psychology!

所有的社會事件都有其發展的背景,心理學的領域亦然。在佛洛伊德的推動下,對於精神疾病患者談話性治療風靡一時,蔚為風氣,甚至還留存至今日,仍方興未艾,西方人動不動就覺得自己應該去看心理醫生,或是動不動就規勸人家去看心理醫生,彷彿跟心理醫師談過話後,如被灌頂一般,馬上獲得重生似的。就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之下,出現了另一群心理學家,覺得心理學的關注不應該僅僅侷限在心理有疾病的患者,而應該將心思放在人類的正面特質上,同時去探討人類潛能該如何才得以發揮,讓大家可以過得更有意義,以增進人類的福祉。在這樣的環境下,人本心理學派 Humanistic Psychology 應運而生,其他以馬斯洛 Maslow為首的幾位心理學大師引領風騷,開創另一新局面,而開創了所謂的心理學第三勢力。這次的勢力跟前兩次有所不同,行為學派因為時間點的緣故,大部份的實驗都用動物為主,老鼠與猴子、狗狗是經常被使用的動物,因此一般人不易接觸;而佛洛伊德的精神動力學派則主要運用在治療精神疾病患者,因此運用也有其範圍與受限;唯有第三勢力的人本心理學,探討人的無限潛能,人性善良與正向的一面,幾乎人人均可受惠,因此,一時間幾乎形成社會運動,社會上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受到影響!


亞伯拉罕.馬斯洛生於 1908年,是位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也是個猶太人。馬斯洛小時候生活非常痛苦,父親酗酒、母親性格冷漠殘酷又暴躁。雖然馬斯洛小時候體驗了許多孤獨與害怕,但是,先天論述在馬斯洛身上又得到印證。馬斯洛為了逃避痛苦家庭生活,喜歡跑到圖書館讀書,讀書成了他小時最佳慰藉。而上學後的他馬上就在課業上表現非常優異。早期馬斯洛非常崇拜又嚮往行為學派,但是,自從有了第一個孩子之後,發現行為學派用動物研究出的成果其實很難運用到人類身上。同時提出:如果我們只是去研究殘缺不健康的人,我們只會得到殘缺與不健康的心理學,而反對精神動力學派將主力都花費在病患的治療上。馬斯洛認為個體之所以存在,生命之所以有意義,就是為了要最終的自我實現。馬斯洛因此針對歷史上與當代仍然健在的著名人物做了調查與研究,如貝多芬、歌德、愛因斯坦、林肯、羅斯福等人,而總結出自我實現的人格特徵。

人本心理學之父 --- 馬斯洛

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鬼壓床,真有其事嗎?Look into stages during sleep!

知識是我們對於世界的一道濾網,透過知識,我們認識不同的世界。沒有知識的人跟有知識的人的世界是不一樣的,雖然客觀上而言,世界只有一個。今天就以 鬼壓床 為例來談談睡眠的各個階段。

睡眠 Sleeping,一個看似極其普通的生理活動,除非是睡不著、或者是失眠,否則一般人很少會主動想到睡眠這件事。我們大腦中有個腦幹的區塊,大約位在鼻樑正後方,主管我們的心跳、呼吸、體溫與睡眠,俗稱我們的 生命中樞。會被稱為生命中樞,可見跟生命有著重大關聯。其中任何一項出問題都會影響到我們的生存,包括睡眠。大腦中還有個內建的初始設定 (其實有很多個,其他的以後再談),是我們的生理時鐘;應該又跟長期演化有關係,我們的生理時鐘是跟著地球自轉的時間是一致的,一天 24 小時的重覆著。各物種都需要睡眠,但是,早期在大草原上,加上夜間沒有照明設備,因此找個安全所在用來睡眠是最好的策略,於是就這樣延續到今日。

睡眠有兩個主要的生理功能,一是修復,二是再生。不僅僅是大腦的休息,也是全身的休息,特別是各部位的肌肉。累了,疲倦了,就會想睡覺,就這麼簡單。睡不著的時候,讓肌肉、大腦或是眼睛疲倦自然就會有睡意。不相信的話,可以試著反向操作一下,很疲累的時候,看自己能撐多久不入眠!這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任務。

早期常聽說的 鬼壓床,當事者講來繪聲繪影、歷歷在目,聽者不寒而慄、毛骨悚然。近年來好像比較少聽說,不知是發生的事件較少了?還是不好意思講出來?通常患者在午夜睡眠時,突然感覺到一股莫名其妙的力量直逼全身,夢境怪異恐怖,想叫又叫不出來;想起身,或張開眼睛,卻無法動作;心中一直吶喊,卻無法開口說話,發不出聲音;全身肌肉張力癱瘓,耳邊一陣陣嗡嗡作響,一陣陣的力量壓在胸腔,自己無論如何使力,都使不上力,一直掙扎數分後,最後才能緩緩使力,直到驚醒,醒來發現滿身大汗。

所謂「鬼壓身」,絕對不是鬼壓床,更不是鬼纏身,事實上是罹患了睡眠障礙的疾病。「鬼壓身」的現象,在睡眠神經醫學上是屬於一種睡眠癱瘓(麻痺sleep paralysis)的症狀,患者在睡眠當時,呈現半醒半睡的情境,腦波是清醒的波幅,有些人還會併有影像的幻覺,但全身肌肉張力降至最低,類似「癱瘓」狀態,全身動彈不得,彷彿被罩上金鐘罩般,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鬼壓身」的現象。 


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夢與潛意識 --- 遇見佛洛伊德!Dream and Unconsciousness --- Let’s meet Freud!

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 是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很多人是因為佛洛伊德而認識心理學,佛洛伊德的學說雖然造成許多爭議,但同時卻也替心理學開啟一道無限可能性的大門;重要的是,佛洛伊德的影響力不僅僅侷限在心理學的領域,他的學說在教育,文學甚至是哲學上都影響深遠。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位曠世大師,並且學習一下他的主要學說內容,其中他的巨作 --- “夢的解析會幫助你理解我們為何會作夢。

生平

佛洛伊德1856年出生在奧地利,是個猶太人。(我們不得不承認猶太人是頂尖優秀的種族,太多世界級優秀的人才全是猶太血統)。小時候家境清寒,但父母親還是看出他的潛質,致力培養他,後來他完成醫學院的學期,初期是個醫生。對於腦的病變研究非常有興趣,起初是因為要治療一位歇斯底里的女病患安娜.歐,而開始對於心理學的治療有了研究。安娜.歐案例也成為心理學史上一個非常著名的案例,佛洛伊德劃時代地採用了 談話性治療 talk therapy” 來治療精神病患,大家可以想見在 100多年前的時代,精神病患者是沒有人道關懷與對待地,大都是被認定為被魔鬼附身,甚至在西方國家也是這樣,都被強迫反穿病袍,經常還被綑綁以防止字殘行為產生。因此,在一個這種時代背景下,一位心理醫生竟然斗膽採用談話性治療,讓精神病患在診療室中,引導他探究病因並加以診治,我們不僅要欽佩佛洛伊德的勇氣,更讚嘆他無比的智慧與慈悲心。往後的精神治療 psychotherapy ,無論方式上是否有修正或是微調,基本上都是採用佛洛伊德的談話模式,協助病患或個案找出心理疾病的原因來對症治療。這也開啟心理學的第二勢力 --- 精神動力學派 psychoanalysis 的時代。

談話性治療 Talk Therapy

佛洛伊德從這時開始從醫學轉心理學,並且在往後陸續提出多種學說,影響深遠。佛洛伊德的其中一位門徒 --- 榮格 Carl Jung 也是世界級的心理學大師,不過,榮格自己不覺得他是佛洛伊德的學生,而自許為佛的好友。佛洛依德小女兒,安娜佛洛伊德受父親感召,也成為一位知名心理學家。佛洛伊德非常喜歡雪茄,不知這是否成為他晚年罹患口腔癌的原因之一。因為佛洛伊德是個猶太人,到1930 年後期,希特勒在歐洲掘起,開始補殺猶太人,佛洛伊德本來也不想在晚年離開故鄉,但是後來局勢愈來愈緊張,於1939年離開奧地利去了倫敦避難,而佛洛伊德當時的口腔癌也非常嚴重了,到了1939年年底於倫敦辭世。

2013年10月5日 星期六

如何教好家中與職場的小惡魔? Conditioning turns Demons into Human!

行為學派(Behaviorism)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華森(J. B. Watson)於 1913年所創立。在心理學各派理論當中,號稱為第一勢力。20世紀2050年代,幾近40多年期間,心理學界幾乎全是行為學派的天下。華森認為學習的形成主要來自於外在刺激與內在反應的聯結,因此也稱之為聯結論(association theory);即學習的產生是由於刺激與反應之間關係的聯結,而這些聯結的形成受到增強作用、練習等因素的影響。行為學派強調以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作用說明了各種複雜的學習行為,但其否定人類心靈作用與自主性的部分,受到相當多的批評。但是,如果要讓小孩培養出某種行為模式,可以透過給予某種特定的外在刺激來激發的這種簡易模式還是可以運用在心智模式相較不是很複雜某些教養或是管理領域上。

在行為學派發展的初期,因為實驗方法的受限,加上當時的腦科學與神經科學尚未萌芽,因此,心理學的研究經常受到其他學科嚴苛的質疑與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中,行為學派不斷地強調心理學是一本科學,在方法上重視實驗與觀察,而不是僅僅透過主觀的內省。行為學派極為重視環境對個體行為的影響,同時不承認個體自由意志的重要性。還記得華森誇口的名言嗎?給他一打小嬰兒,他有辦法將他們教成總統,成功的企業家或是強盜、小偷。華森就是深信行為可以透過外在刺激而被雕塑。因此,在教育上主張獎勵與懲罰兼施,不重視內在自發的動機,而強調外在控制的訓練價值。

古典制約 Classic Conditioning

什麼叫做 制約?制約就是受到限制,從中文的表面意思,感覺上是負面的意思;但是在心理學上的制約是中性的。簡單地用 大象理論 來說明,有一隻大象從一出生就被人用細細的麻繩套在牠的腳上,繩子的另一端則牢牢地綁在木頭栓上。小象曾試圖著掙脫繩索,想要脫離走開,但是牠的力氣太小而難以掙脫,無法離去;最後小象決定放棄,認命地繼續被綁著,在有限的範圍之內活動而不掙脫。等到有朝一日,當小象逐漸長大變成了一隻大象,力氣也大到足以輕易地掙脫繩索,繩索或是木栓早已不會對大象產生威脅,大象可以輕易地就掙脫繩索,甚至將木栓拔起,但是大象心中還存留繩索在他小時候所遺留下的限制,大象移動範圍依舊停留在小時候的繩索範圍之中,習慣被綁住的生活,甚至認為自己依舊沒有力量掙脫繩索的限制,這就是制約的一個典型的例子。有時時日久遠之後,我們甚或會遺忘我們為何會被制約住,我們僅留下被制約的情緒與行為模式。

大象理論

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如影相隨心與腦! The best friend of our mind --- The Brain!

誰看過風呢?你我都不曾見過!
但是當樹葉顫動之時,就明白風正在吹過!

誰看過心呢?你我都不曾見過!
但是當我們快樂或悲痛之時,就體會心正存在著!

如果我們要學習心理學,瞭解情緒、感官知覺、記憶、學習、意識、情感、認知等等這些心理學的範疇,我們必須先知道 在哪裡!英文用 mind 代表 心靈或心智,但是心理學則是 psychology,完全不同的兩個單字。中文卻很巧妙,用的都是 這個字。而且,所有的心理作用或是反應都以 字為邊,如憤怒,傷心,快樂,憂慮,恐懼,甚至是記憶、愛、慈悲等等全都跟 有關,但是,我們都知道我們講的不是 心臟,而是心靈!沒有人見過 長什麼樣子,心痛難過時我們會感到胸疼,讓我們誤以為  跟 心臟很近,其實不然。對於  的探討必須又追溯到哲學,哲學家們所討論的心物二元論,在很早就已經開啟了對於 好奇。現代最具代表性的定義是由 17 世紀笛卡爾所給的,笛卡爾的心物二元論中主張心靈是一些特性,這些特性是由大腦產生出來的,卻無法還原成大腦本身。因此,在心理學研究的路上,遇上了瓶頸。首先,我們很難直接去研究 ,因為我們找不到的所在;而我們好不容易找到 ,我們也很難研究,因為無法做活體實驗,違反人道精神,所以早期的心理學家們才會退而求其次,去研究人們外顯的行為面,而有了初期的行為學派!但是,我們內在心靈的作用都是主觀的,以最簡單的視覺為例,沒有人有絕對的色感,誰能說他眼裡所看到的紅色才是真正的紅色呢!為了研究 ,我們依舊要退而求其次地以的依附所 --- “ 做為我們研究的對象。

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大家一起來心理學吧! Let’s psychology!



西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名言:認識你自己,know thyself!非常適合做為心理學學習的引言。


禪詩中有句: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則是以東方型式對於自我存在的提問!一般人在這世上,最關心首推自己,或者說由自己衍生出來的各式各樣的身份;子女的身份、學生的身份、進而是上班族的身份、部屬的身份、父母的身份、長官的身份等等,各身份中的角色與利益或領域。通常對於 自己發生興趣去瞭解或認識,會發生在不滿足於這些身份或是對於物質感官上的純粹刺激反應的模式感到疑惑。我們的心靈就像一座美麗的花園,要讓這座花園開滿花朵,必須先完成兩大步驟:第一,我們自己必須 察覺到我們有這座花園,同時明白花園中種植的花草種類是我們自己的責任,跟任何人都沒有關係;當然,你先天的基因會決定你這花園是在北極圈內或是赤道邊緣,但是,只要你知道有這座花園的存在,你總能找到可以種植的花草樹木的種類。第二階段是去除花園中的雜草,沒有覺察的心靈其實是荒蕪且雜草叢生,要開始種玫瑰或是鬱金香之前,雜草的鏟除讓土壤保持清新與肥沃是必要條件。因此也可以用 Know your mind, shape your mind, free your mind 三階段來表示,認識心靈、型塑心靈、釋放心靈。心靈要能得到完全的自由,必須從覺知自己有心靈開始,踏上覺知之路,對於紅塵有所選擇,明白那些事物需要反應,那些不需要反應,而不是盲目的被自動化的反射情緒控制,虛度一生,如此,才能做自己真正的主人,也才有資格講,自己是自己真正的主人!

心理學  Psychology


2013年9月26日 星期四

不用懷疑,憤怒與恐懼比快樂更重要! Anger and Fear are far more important than Happiness!

大家都喜愛正面的情緒,想盡各種辦法追求正面的情緒,研究文獻與報告也集中焦點在如何產生正面情緒或是如何去除負面情緒的方法中!負面情緒讓我們身、心、靈感受到沉重的負擔,當我們無法處理過量負面情緒時,心理的疾病變轉變成生理的疾病,對我們的健康產生威脅。情緒,英文稱之為:“Emotion”;可以分割為 E + Motion,直譯為:驅動某種行為模式,這樣的禪述比中文更為直觀。我們不難發覺,情緒不是人類專有的,幾乎各種動物都有情緒的表現,可見情緒對於物種的重要性。維基中文上將情緒定義為:對一系列主觀認知經驗的通稱,是多種感覺、思想和行為綜合所產生的心理與生理的狀態。情緒是主觀的感受,也是客觀的生理反應,具有目的性,同時也是一種社會表達。

在東方文化中,我們用 七情六欲來表達各種不同的心情;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心理學對於情緒的分類有兩派不同學說,一種觀點認為情緒可以被分割成截然不同的各種類型;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情緒同出一處,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本質都是一樣的。心理學家 Paul Ekman 博士於 40 多年前提出了基本情緒--- Primary Emotion” 的研究報告,指出人類面對外在刺激共同的反應有六大類 : anger、disgust、fear、happiness、sadness、surprise;憤怒、厭惡、恐懼、快樂、悲傷及驚喜。其他的情緒基本上是由這六種衍生出來的。無論是東方的七情六欲或是西方心理學的基本情緒類分法,你是否發現一個共通點?正面情緒只佔其中之一,其他各類情緒基本上都可以歸納成負面情緒!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基本情緒 Primary Emotions

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我的快樂我主導! Happiness, it’s up to ME!


Change what you do instead of what you have
改變你所做的事,而不是去改變你所擁有的!
每個人的快樂主要由三項因素主導,先天的基因、環境、以及我們的行為!這三項又各佔50/10/40 的比例。對於這項研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Sonja Lyubomirsky 博士所著:"The how of Happiness 快樂方法論"一書中的詳細闡述。


快樂方法論
假設春嬌與志明兩個人天生就擁有不同的個性;春嬌比較容易就滿心歡喜;而志明則是喜怒不形於色,對於外界形形色色的刺激反應不是很靈敏那種個性。所以,我們可以說,春嬌與志明對於快樂的基本線(based line)不同,春嬌比較高:而志明比較低;在每天各類事件的發生之後,春嬌與志明的快樂程度也會隨之改變,高高低低有所起伏,但是,終究會回歸到基本線。如下圖所示,所以我們說,先天的基因對於我們是否擁有快樂的個性影響是很強地(strong)。





因此,春嬌或是志明有可能變得更快樂嗎?他們有可能將他們的基本線提升嗎?

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

快樂是天生的嗎?Nature vs. Nurture!

快樂 Happiness 是一種主觀的心理狀態(SWBSubjective Well-Being)。屬於正向情緒的一類。那麼,快樂究竟是天生的?或是後天可以培養的一種特質呢?環顧四周,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有些人似乎就是天生快樂因子特別強烈,隨便任何一件芝麻小事也會令他們雀躍萬分,喜樂無限,譬如:聽到一個笑話、喝到一杯好茶、拍到一張好照片等等;反之,我們也會發現有另一族群的人,他們的笑點卻總比別人來的高,無論碰到什麼事情,很難見到他們開懷,總覺得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本來就會這麼發生似的,沒有任何驚喜感。先天是被基因掌控著,靠遺傳而得;譬如,一隻帶著豬的基因的動物是絕不可能長成一隻狗;一朵帶有玫瑰花基因的花也不可能變成是一朵杜鵑花吧!後天則是靠學習而得,因此教養便顯出了他的重要性。

天生與後天的爭辯,在心理學的各大學派中,一直是場持續性的激戰。

有關於天生致勝的研究,首推心理學家南希·西格爾 (Dr.Nancy L. Segal)博士所撰寫的一本有關研究明尼蘇達州分開長大雙胞胎 (MISTRA) 的書 ---《一同出生,不同成長 Born togetherReared Apart1979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托馬斯·布沙爾教授在報紙上看到一對俄亥俄州的雙胞胎的報道。雙胞胎在出生時分離,長大後又團聚,並證明具有驚人地相似的習慣。布沙爾教授開始收集有關同卵雙胞胎 (Monozygotic Twin) 分開成長的歷史案例,並邀請他們來明尼阿波利斯做研究。到目前為止,雙胞胎研究從開始已過了三分之一世紀,其他重新團聚雙胞胎的研究也得出同樣的結論,研究數據是驚人的。分開長大的同卵雙胞胎擁有更加類似的智商(74%),高於一起成長的異卵雙胞胎(60),遠超過父母和孩子(42%); 兄弟姐妹(31%); 收養的兄弟姐妹(29-34%)。除了基因之外沒辦法可以解釋這樣的遺傳。不論是孩子的健康、智力、快樂、成功、品格、或價值觀,父母教養的力量相對來說比較短暫,而基因的力量十分長久。

(一同出生,不同成長)

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你快樂嗎? Are you happy??

2013年的中秋節(2013-09-19) 決定用一種最特別的方式來慶祝這個中秋節~~

決定開始我的 "快樂心理學" blog
將所學的心理學加以整理並且彙集是我一直以來的心願 2009年時 毅然決然地離開職場 轉換跑道到心理學的領域 除了自覺對心理學的興趣與天份之外 總認為心理學應該是一門通識課程 每個層級的教育體系都應該教授心理學 因為瞭解自己與認識自己實在太重要了!  踏上心理學這條路不知不覺也有四年了 對於心理學的熱愛未曾減少 但是 這一路走來 卻發現心理學方面(或者說 其他學科也亦然)的研究文獻大都仍舊是以英文保存起來 有一說 研究論文一籮筐 但是每篇論文平均只有被 7 位讀者閱讀過 而這七位中間還包括作者的母親 可見 如果要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到些珍貴的知識與訊息 讓更多人能受惠 中文化的工程是必然地 因此 我這個 blog 的基本的理想 希望用時間來換取空間 將心理學相關的文獻 研究 報告等用中文的方式方享給中文的讀者




但是 研究報告終究還是生硬與枯燥 所以 我決定用比較親民的散文方式來呈現

第一篇就來談一下 Happiness "快樂" 一個看似簡單易懂的概念 如果我們去 google 一下 從維基百科可以找到對於 Happiness 的定義 : "Happiness is a mental or emotional state of well-being characterized by positive or pleasant emotions ranging from contentment to intense joy" --- "快樂是一種可以由正向或是愉悅的情緒來表現的精神狀態" 說實話 這個定義基本上還是很籠統不過 我如果問你 你現在快樂嗎你應該很容易就可以回答我所以 快樂是一種 "主觀的" "心理"狀態 換言之 別人很難來斷言你是否快樂。  


要不要先來做個練習!

嘗試列出十件你覺得快樂的時刻! 有可能此時正在烤肉慶祝中秋的你就感到特別的快樂! 列出十項對你而言是否是項挑戰呢? 還是你輕而易舉地就隨手可以說出十項呢? 你現在是否對於快樂有些許概念了

我們可以定義"快樂" 為一種主觀的存在狀態 它可以藉由三項指標加以評量

1
高的正向情緒
2
低的負向情緒
3
高的生活滿意度

這三項指標總體的評量結果 可以呈現出一個人是否快樂 每個人都會經歷低潮 會有挫折 失落 寂寞 生氣或是恐懼的時間點 差別在於你是否經常處於這樣的狀態中? 或是這些負面的情緒總是來勢凶凶 無可 生活滿意度也是很主觀的評量指標 這並不隱含生活的物質條件優渥 而是指你是否滿意你目前的生活狀況

這個評量可以粗略地告訴我們 我們目前快樂的程度 從這兒 我們可以做個起點 找到對的方法來測試是否在學會這些技巧並加以熟練運用之後 我們會讓自己變的更加快樂!

Yes
we all can learn to be happy 是的 快樂是可以透過學習的一項技巧與特質

我堅信這世上 如果快樂的人變得更多 這世界也會變得更加美好~~

希望你可以答應我一件事
當你學會這些知識與技巧之後 你也願意跟我一樣 無私地分享給其他人 無論是家人 朋友或是不認識的網友們 因為當我們分享時 我們無形中 也變得更加的快樂嘞~~

今天
中秋節 你肯定很快樂吧~~

下一篇
我們就來談一下 快樂是天性? 還是後天可以培養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