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麼叫〝改變〞?我們一起從微觀的角度來探討,從大腦內部結構來了解改變的意義。直到1998年為止,神經科學家們都認為大腦是不會改變的;我們生來就俱備了多少神經元細胞,特定數量的神經聯結,大腦在我們三歲之後就不會再成長,不會改變。這個理論基本上支持我們生來受基因的限制,後天是很難再造。直到1998年腦科學家發現大腦在 3歲之後依然會改變,並發展出神經可塑性 neuroplasticity 這個概念。不僅僅神經元會改變,神經元與神經元的聯結也有可塑性,也會改變。而且,神經元會繼續生長,不是我們一出生到三歲長好之後就不再生長了,並且開始衰退。大腦跟肌肉很相似,我們愈鍛鍊就會愈強狀,如果我們不去使用他就會慢慢退化。因此,我們該如何使用大腦,讓他可以讓我們過得更快樂呢?
神經可塑性 |
我們來看一下大腦的結構。大腦中有數以百萬計的通道(聯結),不同的神經元細胞在大腦中產生不同的聯結,而產生了我們的人生體驗,記憶、情緒、學習、五種感官知覺等等。這些通道跟大自然很相像,大自然中有大通道像河流,有小通道像小溪。每當神經元聯結發生時,這條通道也隨之茁壯;就像每次河道有水流經時河道同時也變得寬些,如果沒有神經元工作時,通道就窄化。當神經通道一開始被建立時,通道小又薄,就像我們初次背誦一個單字,這記憶很單薄,通道很容易分裂,我們也就忘記這個單字,如果我們不斷重覆聽到這個新詞,這聯結會愈來愈緊密,我這一輩子都會記住這單字,就如同一條小河愈來愈寬,不再是涓涓小溪。這個重要的概念將幫助我們改變我們的思維並且提升我們的幸福,神經通道有自我鞏固性,就像河流一樣,當傾盆大雨時,這些雨水會流向原先已存在的河道中,同樣的我們的人生經驗會傾向流向已經存在的神經通道中並且強化它,而不是去產生一條新的通道。Dr. Carol Dweck 研究顯示,已存在的神經通道會吸引更多的活動,讓自己的通道變得更寬更緊密,如果只是一條小溪流則容易消失不見。我們的習慣就是這樣養成的。譬如說學打網球,當開始學習時我們要特別記住該如何握球拍,手該舉多高,球該如何救;經過幾百次幾千次練習之後,當我們一上球場,球一揮過來,我們根本不需要經過大腦思考,就自動舉拍將球揮打回去,形成自動化運作,神經通道已經很緊密聯結。
大腦跟肌肉一樣, 需要訓練 |
可是,這神經通道有優點也有缺點。對於一個有悲觀個性的人,當每件事發生時,也一樣會自動通往悲觀負面的通道。就算碰到好事也會自動解讀成負面訊息!改變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漸進式,用小鎚子將不需要的石頭慢慢鍬開讓大衛顯現出來;另一種方式則是激進式,用大鎚子直接敲出一條通道。無論使用哪一種方式,我們希望改變能夠持久。漸進式譬如培養感恩的習慣,訓練自己看到生命中美好的一面變成一個積極正面的個性。沒有速成的良藥,都必須透過時間的努力與練習才會見到成果。一眛相信有速成藥方只會製造更多憂鬱傾向的人,因為他們相信只要做完這五件事,你就可以終身快樂幸福,但不幸的是,當他做完這五件事,狀況卻沒有改善時,他會開始懷疑自己,覺得是不是自己哪裡有問題才無法顯示成效。
在我們開始討論改變的過程之前,我們必須先釐清一個基本的問題:我是否真的渴望改變?很多人在潛意識中,對於自己是否真心想改變存有保留與懷疑。如果下定要改變的決心,我們將從三個面向來探討如何改變。這三個面向依序為ABC:
A: Affection,Emotion 情感、情緒
B: Behavior 行為
C: Cognition 認知、思維
每一面向又分漸漸式與激進式兩種方法,我們將在下一堂中探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