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喜愛正面的情緒,想盡各種辦法追求正面的情緒,研究文獻與報告也集中焦點在如何產生正面情緒或是如何去除負面情緒的方法中!負面情緒讓我們身、心、靈感受到沉重的負擔,當我們無法處理過量負面情緒時,心理的疾病變轉變成生理的疾病,對我們的健康產生威脅。情緒,英文稱之為:“Emotion”;可以分割為 E +
Motion,直譯為:驅動某種行為模式,這樣的禪述比中文更為直觀。我們不難發覺,情緒不是人類專有的,幾乎各種動物都有情緒的表現,可見情緒對於物種的重要性。維基中文上將情緒定義為:對一系列主觀認知經驗的通稱,是多種感覺、思想和行為綜合所產生的心理與生理的狀態。情緒是主觀的感受,也是客觀的生理反應,具有目的性,同時也是一種社會表達。
在東方文化中,我們用 “七情六欲” 來表達各種不同的心情;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心理學對於情緒的分類有兩派不同學說,一種觀點認為情緒可以被分割成截然不同的各種類型;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情緒同出一處,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本質都是一樣的。心理學家 Paul Ekman 博士於 40 多年前提出了“基本情緒--- Primary Emotion” 的研究報告,指出人類面對外在刺激共同的反應有六大類 : anger、disgust、fear、happiness、sadness、surprise;憤怒、厭惡、恐懼、快樂、悲傷及驚喜。其他的情緒基本上是由這六種衍生出來的。無論是東方的七情六欲或是西方心理學的基本情緒類分法,你是否發現一個共通點?正面情緒只佔其中之一,其他各類情緒基本上都可以歸納成負面情緒!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基本情緒 Primary Emotions |
要理解人類為何負面情緒的種類比起正面情緒種類多,我們必須認識一個重量級的英國生物學家
查爾斯. 達爾文(Charles Darwin)。達爾文的進化論除了引發一場激烈的宗教上的撻伐,在 1872年,達爾文所寫的《人與動物的感情表達》一書中,達爾文認為,情緒幫助動物們適應環境並且得以生存下來。情緒的表達大多有其目的性,是物競天擇 nature selection 的產物。動物需要 “恐懼” 來驅動做為逃避獵食者的補獲;需要 “憤怒” 來捍衛自己的領土,保護下一代以及難得取得的食物。無論你是否信奉上帝,我都希望你能夠以更開放的心胸來探討進化論這個爭議性很高的議題。人類在近400萬年前在非洲草原上,因為天候與食物的問題,決定從樹上轉移基地到草原上來生存,到目前為止已有幾百萬年的時日!從真正變成群居而靠狩獵為生也是近一萬年的事。因此,可以想見那群無助的猴子們在草原上為了要能繼續存活下去,而必須付出的努力與代價。雖然,看到食物或飲水,甚或是找到交配的對象都會產生一時愉悅的情緒,但是,絕大多數的時間是生活在恐懼與高度警戒之中,以防身旁隨時出現老虎,獅子,大象,毒蛇等等其他動物所帶來的致命的威脅!這段日子太長久,這些威脅太強烈,因此演化了負面情緒與正面情緒在我們大腦中截然不同的處理路徑。
如果你有養寵物,你可以觀察一下他。他在你家中是否是覺得非常舒適與安全?如果你將他放置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而你又不在他身邊陪伴他,你覺得他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可以想見,他應該會全身戒備,隨時武裝自己以防止任何威脅的侵犯。為了生存,就是這麼一個單純的理由而已;為了能夠繼續生存下去,我們沒有太多時間思考外在的刺激是好的?還是壞的?我們一律先解讀成對生存有威脅,這解釋了
“杯弓蛇影” 的背景原因;我們同時也必須極其快速地啟動防禦機制,不是準備逃跑就是準備戰鬥;因此,我們產生了自動化的解讀與反應機制,我們決定先反應才思考。因為,如果我們先思考再反應的話,很有可能就因為這一秒的思考時間,我們已經成為老虎的午餐了!
但是,當外界刺激沒有危險性時,我們則將外在訊息加以解讀分析,才做出適當的反應,當然,這反應中包括不同大腦區塊的激活、不同神經傳導物的分泌,這一切讓我們產生快樂的感覺與情緒!從下圖我們看到兩條截然不同的情緒路徑;我們用憤怒來擊退敵人,用恐懼來逃避危險;快樂這正面的情緒反而跟能否生存下去沒有太大的關係;也不是說他不重要,而是他事實上,是可有可無,對生存這個嚴肅的議而言,無關痛養!
情緒的路徑 |
經過了幾百萬年的演化,我們早已離開非洲草原,對於生存這件事,人類卻有了新的註解。我們群居在城市,我們不怕猛獸的侵襲,我們甚至有辦法克服大自然帶來的威脅與破害,但是,我們生存的危機感從草原轉變成了職場,人際互動與經濟等等現代化的產物。人類
“趨利避害” 的本能在現代化的社會轉變成另一種文明的型式繼續幫助人類存活下去。
我開始接觸心理學領域的時候,我對情緒的相關研究與議題沒有太大的興趣;一來覺得情緒這個題目太普通,二來覺得情緒這個題目太簡單。事實上,情緒非常重要,但是,我要先打住。日後會再有機會回來更進一步探討。下一篇,我們要聊聊心理學到底是在研究什麼?為什麼我會覺得心理學應該是一門通識教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