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感官知覺 |
知覺流程 |
這五項感官知覺正巧也是釋迦牟尼佛在兩千多年前所寫 “心經” 中的 “眼耳鼻舌身意” 所對應出來的 “色聲香味觸法”!而整個知覺心理學的過程,也被佛陀在心經中用簡單的幾個字闡釋,那就是 “色受想行識”,色就是外在紅塵的刺激,受就是指人類的感受器官,想即表示我們大腦處理資訊後所產生的知覺,這裡包含了我們過往的記憶與經驗,行則是因為有了知覺之後產生的行為舉止,最後的識則是指我們最終產生的心靈意識。心理學是近一百年才從哲學思維中獨立而成的一門學科,各個學派的心理學家們無不窮其心力,用各種研究方式想要一虧人類心智之奧妙。釋迦牟尼卻在兩千年前,簡簡單單地用幾個字便將人類變化萬千的心智運作描述到位,甚且還提示了如何脫離這痛苦循環枷鎖的妙方,佛陀真正是個大智大慧的覺者。
我們所感受到的世界最終是透過大腦的不同區域加以各別解讀後,再將之整合成一個完整的世界與自我。我們有沒有可能其實缺少知覺中的任何一個流程,而直接跳到最後一個步驟?有沒有可能根本就沒有外在紅塵的刺激,而我們卻以為是有這些刺激?或者,有沒有可能我們可以將這些刺激移植到另一個塑主,而不是在我們人體,但是還能夠讓我們依然產生這些感官知覺的反應呢?因此, 好萊塢電影事業裡創意無限的那些編劇們便找到了他們最激賞的電影體材。大家都非常喜歡的一部基諾李維的電影 --- “駭客任務 The Matrix”,特別是第一集,描述這個看似真實的世界,其實是電腦模擬世界Matrix母體,整個人類被電腦所控制。簡單說,我們其實只是電腦程序母體中的一堆程式所反應出來的人生罷了!想想,也不無可能,有誰能夠證明我們不是只是程式中的一小環節?還有另一部由布魯斯威利所主演的 “獵殺代理人 Surrogate”,描述人類可以量身訂作出自己年輕貌美的代理人,只要戴上頭罩的傳輸機就可以將代理人所經驗的感官轉化為自己經歷的一般。我經常讚嘆好萊塢的編劇們的創意,更激許他們各種專業的水平,要能寫出這類劇本,心理學的根底必須夠紮實。但是,想想他們的創意是否有些許可能性呢?
The Matrix |
我們的五種感官知覺建構了我們的人生!我們的經驗與知識都是透過這五種感官知覺所形塑的。因此有幾個對於感官知覺的基本認識必須具備:
1. 我們的知覺的形成有個複雜且漫長的流程。簡單切割成三段則包含我們的感受器官(眼耳鼻舌身),神經電位的傳遞,與大腦相對應區域的解讀。每個人這三個區塊都相異。因此,每個人所見、所聽、所聞、所嘗及所摸都不盡相同。我們要以這個理解來包容這個萬象世界。
2. 隨著年齡的老化,感官知覺會跟其他人體器官一樣逐漸退化。比較明顯的是視力與聽力。我們在 40 歲便開始感覺到視力的退化,還取了個特別的名詞,稱為 “老花眼”。聽力也開始退化叫做”重聽”。其實,嗅覺、味覺跟觸覺也同時退化,只是因為這三種感官知覺的退化沒有特別引起人們的關注,其實可以自己做個實驗,跟孩子玩一下嗅覺的遊戲,你很快就會發現孩子可以輕易聞到的味道我們竟然一點知覺也沒有!
3. “用進廢退” 是大腦的天性。顧名思義,使用他就會精進,不用他自然荒廢。這個簡易的道理可以運用在人體任何器官,包括我們的肌肉、骨骼,但是對於我們的大腦,這點特顯重要。大腦是個精密的器官,到目前為止還有太多未解之謎。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要讓大腦靈光,就是要不斷地、經常性地鍛鍊。我們的記憶、認知能力是這樣,知覺更是這樣。要讓人生持續精彩必須仰賴豐富的知覺,知覺遲鈍後人生也會慢慢退色。自己想點子去練習各種感官知覺,強化他,精化他。烹飪就是典型可以同時間鍛鍊五種感官知覺的一種非常好的活動,不妨試試!
Brain & Perception |
什麼是現實 Reality?我們如何感知它呢?現實是否在我們之外存在著,抑或現實是依賴於我們內在的心裡所建構出來的畫面而已?似乎很顯然,現實是我們周圍所看到的一切:建築、人、整個宇宙……現實是我們能夠所見的、所觸的、所聽的、所嘗的、所聞的一切。這就是現實。真的嗎?法國知名哲學家笛卡兒認為感官知識不可相信。因為笛卡兒提出了一個「當下的感覺」,他認為像是在夢裡的夢境,常常讓我們認為是真的,但其實實際上卻不是如此。同理,我們以為當下擁有許多真實感受,卻有可能都只是在作夢,這就是笛卡兒所謂的夢境論證。笛卡兒認為我們經常被感官經驗所欺騙。沒錯,夢境中的一切是如此的真實,讓人難辨真偽;或者我們有沒有可能只擁有一個大腦,所有外來的刺激都是電腦給予地,而不是我們親身經歷地?
想這些哲學式的問題,讓人很惶恐與愰惚。且留在夜深人靜、孤獨寂靜的時刻,再來探索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