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班夏哈正向心理學05 --- 信念即自我實現的預言! Positive Psychology 05 --- Belief as 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成為你想在世界上見到的那個改變。
--- 甘地 ---

正向心理學的學習並不是只是純然要學習如何讓自己變得快樂而已。根據 Barbara Fredrickson 的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 正向情緒的拓展與建立理論”,正向情緒有著演化的原因。正向情緒除了產生快樂愉悅的情緒之外,主要的目的在於拓展我們心理免疫力,讓我們的心靈得以成長茁壯。想像一下,如果我們在叢林中遇上一隻獅子,我們肯定得全神灌注地武裝自己,準備迎戰,啟動 “戰與逃 fight & flight” 的基本心理機制隨時備戰,我們無法分神去想明天要去哪兒聚餐?下班後要趕緊去接小孩這些問題,一不留神,我們就成了獅子飽餐的美餚。但是,當獅子已經遠離後,我們已經脫離這個威脅後,我們腦海就要擺脫這個陰影,不要讓心中隱形的獅子還無處不在的陪伴著我們。然而,我們卻很容易就陷入這負面下轉漩渦的循環而毫不自覺。別人講了一句話惹我們生氣,這件事或是這句話經過幾小時的心靈烹煮,我們卻愈想愈生氣,甚至於想起過去曾跟這人相處不愉快的所有事件。我們不是不可以生氣,但是威脅過後,理應回歸到水平線上,學習正向心理學則有這個優點,當我們拓展心理免疫力之後,我們比較容易理性思考回歸到情緒水平線上。

漩渦


舉另一個例子,假設我的女朋友離開我,我覺得非常傷心難過,我的思維會陷入 “窄化並收縮” 的狀態,而這個狀態會讓我感到悲傷,我只關注到自己,只注意到自己被女朋友甩了這件事件,好像整個宇宙就只剩下這件事。這悲傷的情緒會導致思維更加窄化,如此周而復始,而行成向下的負面漩渦,久了之後,我們會困在這漩渦中無力脫離,變成惡性循環,就像被困在龍卷風中無法脫離,而形成了 “憂鬱” 的症狀。而且這股負面的龍卷風來勢兇兇,企圖將週遭也都一起吸進龍卷風中心。而正向心理學則正好相反,正向心理學會產生 “拓展病建立” 的正面思維,幫助我們產生正面的情緒,正面情緒會更加強我們拓展,而形成良性的循環。我眼界因而打開了,我們不只會關心自己,還會將焦點放在其他人身上,關懷他人關心萬物,我們心量更寬廣。我們會想:我還能做些什麼呢?正向情緒有辦法幫助我們脫離下行的惡性循環旋渦中。正向情緒可以是因為看了部喜劇電影,可以是因為做了個深呼吸,可以是跟朋友有愉快正向交流,做這些事都可以幫助產生正面情緒,最重要的是不要在負面事件都經過大半年還耿耿於懷,無法釋懷,成天陷在這事件與負面情緒中。

那麼,追求快樂是不是一件自私的行為呢? “我想要過得更快樂”這個想法是個自私的想法嗎?通常我們歸類自私是件不道德的事,因此人們在追求快樂或是感覺到快樂時,會覺得內疚,世界上有那麼多苦痛與災難,而我還在此享樂!我們該如何回應這個問題?首先,快樂不是個零和遊戲,快樂是個正和遊戲。我們的快樂不是從別人那兒剝奪來的,當我們快樂時別人同時也可以很快樂,這兩個快樂並不衝突,更重要的快樂是會傳染的,是可以產生加乘效果的。當我快樂的時候,我更有能力為他人也帶來快樂並且創造快樂,因此快樂是件有道德的行為。佛陀在數千年前曾講過:數千支蠟燭可以被一支蠟燭點燃,而無損這支蠟燭原來的壽命。




我們平日來講的多,我們希望世上不幸的事可以減少,但是想歸想付出行動的少。別人不是因為我們講的話被我們感染而已,別人更因為我們做的事受到啟發並且感染他們也採取行動。我們希望世界可以更快樂更幸福更平安,但是,單純理想主義者是不夠的,我們必須率先追求自己的快樂與幸福,而成為別人的榜樣,讓別人跟著效尤。以身作則這個概念可以運用在組織管理上,可以運用在子女教養上,不要只是口頭上要求,而要以身作則。如果我們希望世界變得更加快樂幸福,就像甘地講的一樣,要讓自己變成改變的樣子,因此我們自身要先快樂與幸福。

“Belief as 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 信念即自我實現的預言”。 接著要用一個心理學的故事來禪示這個概念。Roger Bannister 羅傑•班尼斯特是個英國的賽跑選手。1954年以前,4分鐘之內跑完1英里被科學界認為是不可能的,是人類能力的極限。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們證明了科學家的結論──1英里4分2秒,4分1秒,但沒有人能少于4分鐘。直到羅杰﹒班尼斯特出現。他說,4分鐘內跑完是可能的,而且我要做給妳們看。羅傑•班尼斯特是出色的跑手,但不是最好的。他最好的成績是4分12秒。沒有人把他的話當真。但他堅持苦練,一直到了4分2秒。然後,和所有人一樣,成績一直沒有提升了。這時候也有人告訴他:“你不可能再提升了,4分不可能過了,你到了4分2秒已經是非常好了。” 這是項不可能的任務。但他不肯放棄。他在腦海中無數次地模擬以4分鐘的時間跑完1英里的過程,長此以往便形成了強大的成功信念。到了1954年10月,班尼斯特在牛津以3分59秒的成績打破了4分的神話。成就 “Dream Mile 夢想一英哩” 的故事,將不可能轉化為可能。

羅傑•班尼斯特

更有趣的是6周後,澳大利亞運動員以3分58秒創新了紀錄。同年共有37名運動員低於4分鐘跑完1英里。到了1955年,總共有300多人打破了這個紀錄。所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引起了這麼大的改變呢?是有更好或更嚴格的訓練嗎?有更先進的技術或設備嗎?都不是,就是單純的因為一個簡單的信念。可以想像信念有多麼強大的力量 the power of mind。“Belief as 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 信念即自我實現的預言”。信念決定了我們的表現,決定我們是朝成功或是走向失敗。

畢馬龍效應


How belief shape reality. 信念如何建構實相。信念是如何產生作用?它的理論基礎何在?信念背後的機制是什麼?因為這聽起來蠻神秘主義的,的確其中還有很大一部份還未被釐清。信念讓夢想成真。畢馬龍效應並非新名稱,本身出自希臘神話,意思是指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畢馬龍是塞浦路斯 (Cyprus) 的國王,熱愛雕刻藝術,他花了畢生的心血,雕成了一個少女像,命名為加拉蒂 (Galatea),並視為夢中情人,日夜盼望雕像變成真人。他真摯的感情,感動了愛神阿芙達 (Aphrodite),她把雕像賦以生命,石雕少女就化成真人,成為畢馬龍的太太。畢馬龍效應在教育界備受重視,主要應用在教學上有關如何善用教材及教學法方面,以啟發學生的自尊心 (Self-esteem)。畢馬龍效應就是自我實現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預言可以是壞事,也可以是好事。最重要的是,一個人假若得到適當的鼓勵和認同,平庸的人也可以有突出的成就。但如果一開始就認定自己會失敗,通常結果就真的會失敗。強調正向的行為支持,鼓勵但不媚俗,期待高但不鄉愿,相信自己的特點及優勢並付諸行動,持之以恆,夢想必然成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