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看過風呢?你我都不曾見過!
但是當樹葉顫動之時,就明白風正在吹過!”
“誰看過心呢?你我都不曾見過!
但是當我們快樂或悲痛之時,就體會心正存在著!”
如果我們要學習心理學,瞭解情緒、感官知覺、記憶、學習、意識、情感、認知等等這些心理學的範疇,我們必須先知道
“心” 在哪裡!英文用 mind 代表
心靈或心智,但是心理學則是 psychology,完全不同的兩個單字。中文卻很巧妙,用的都是 “心” 這個字。而且,所有的心理作用或是反應都以
“心” 字為邊,如憤怒,傷心,快樂,憂慮,恐懼,甚至是記憶、愛、慈悲等等全都跟 “心” 有關,但是,我們都知道我們講的不是 “心臟” 的 “心”,而是 “心靈” 的 “心”!沒有人見過 “心” 長什麼樣子,心痛難過時我們會感到胸疼,讓我們誤以為 “心” 跟 “心臟” 很近,其實不然。對於 “心” 的探討必須又追溯到哲學,哲學家們所討論的心物二元論,在很早就已經開啟了對於
“心” 好奇。現代最具代表性的定義是由 17 世紀笛卡爾所給的,笛卡爾的心物二元論中主張心靈是一些特性,這些特性是由大腦產生出來的,卻無法還原成大腦本身。因此,在心理學研究的路上,遇上了瓶頸。首先,我們很難直接去研究 “心”,因為我們找不到“心”的所在;而我們好不容易找到 “腦”,我們也很難研究“腦”,因為“腦”無法做活體實驗,違反人道精神,所以早期的心理學家們才會退而求其次,去研究人們外顯的行為面,而有了初期的行為學派!但是,我們內在心靈的作用都是主觀的,以最簡單的視覺為例,沒有人有絕對的色感,誰能說他眼裡所看到的紅色才是真正的紅色呢!為了研究 “心”,我們依舊要退而求其次地以“心”的依附所 --- “腦” 做為我們研究的對象。